父亲的鼾声
■ 谢仰贵
父亲离开我们已十七个年头了。
每当夜阑人静时刻,总有一种声音久久萦绕耳际,那便是父亲的鼾声。鼾声不大,却很深沉。
父亲是位小学教师,在他长达三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有二十余年是在异乡度过的。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父亲每半个月回家一次,我总爱跟他挤睡在一张不大的竹椅里,听他讲学校发生的故事,然后伴随他沉沉的鼾声,陪父亲一起进入甜甜的梦乡。
父亲一生坎坷,在长汀师范尚未毕业之际,爷爷奶奶便撒手人寰,孤苦伶仃的他独自背负起成家立业的重担。后来,为培养我们姐弟五人,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
父亲从长汀师范毕业分配至河田中心小学,每三五年调动一次,越调越偏远,最后被调到河田镇黄坑村任教。当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被送出大山,他为自己把青春和汗水晒在山旮旯里头而感到十分自豪。
不惑之年的父亲还担任过老家南山镇迳口小学校长。他尽职尽责,多方筹资,将一个破败的校园焕然一新。他言语不多,从不打骂我们,但公私分明,家教严格。记得念幼儿园的时候,我曾到父亲的学校玩,临走时准备把一副很漂亮的乒乓球拍偷偷带回家,却遭到了父亲的严厉批评。他说:“贵长(乳名)啊,你不是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要吗,公家的东西一样也不能拿,你还小,等长大后我给你买新的。”这是我自懂事以来唯一一次挨批评。
父亲回家的第一任务就休息,他太疲倦了。有时母亲农活忙不过来,也会抱怨几句:“你爸就是懒,从不帮我分担一些家务,教学那么卖命,就是换回几张奖状!”我心里酸酸的,感觉一下子成熟了许多,尽量帮母亲分摊家务活儿。
待高中毕业后,我毫不犹豫地继承了父亲的事业。那时,父亲已退休在家。如果说,今天我能在教育教学和其他工作上取得一点点成绩的话,与父亲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由于常年的劳累,父亲患上了慢性支气管炎,在病床上度过了生命的最后三年。每个周末,我第一件事就是回老家看望卧床不起的父亲。我喜欢静静地坐在他床前,轻轻地诉说自己的成长进步和生活困惑,然后聆听他悠远绵长的鼾声,这是最幸福的时刻。
终于有一天,父亲的鼾声不再。我悲痛欲绝,历数着父亲一叠厚厚的荣誉证书,仿佛又听到了熟悉的鼾声——这声音凝聚了父亲一生的坎坷和艰辛,凝聚了父亲一生的执着和欣慰,凝聚了父亲对家庭和孩子的爱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