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七夕
■刘志华
记忆中的七夕,总是有雨。不知是天河决了堤,还是相思太满溢,年年的雨水总要在这个日子,把传说洇成水墨。
在老家峰市,每个村都有自己专属的节日。先生所在村庄以七夕为节,名曰“七月七”。这天是村中公王的诞辰(公王:村子的守护神)。
黎明破晓,鞭炮声如激昂鼓点,一阵紧似一阵,敲醒沉睡的村庄,惊得家犬四处乱窜,花猫敏捷窜上墙头。村民心怀敬畏,挑着丰盛的供品去祭拜公王。他们在祭台前有序站定,双手合十,眼神虔诚,念念有词,祈愿公王庇佑村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人平安健康、诸事顺遂。祭台上烟火升腾,似将人们质朴的心愿送往云端。
公王祭礼一结束,村子就热闹起来。家家灶台冒热气,剁鸡斩鸭声不断,油锅嗞嗞作响,香气撩动着每个人的鼻尖。女人们围在大簸箕旁,将芋泥与木薯粉搓成团做芋子粄,还不时闲聊几句。亲戚们带着“等路”登门。大厅里摆开几张八仙桌,男女老少围坐一堂,举杯畅饮,其乐融融。夜幕降临,学校操场上拉起幕布放映露天电影,给节日又添了一抹欢快色彩。
七夕雨常不期而至。客人出门时晴空万里,半途骤雨突降,令人猝不及防。皓月夜,电影正精彩,雨点蓦地落下。刹那间,观影现场大乱,娃儿惊惶、众人奔逃......很快,操场上只剩横七竖八的长板凳以及跑丢的鞋。虽然场面狼狈,大家却满面笑意。人们挤在屋檐下躲雨,笑声与雨声交融,比电影还要热闹。
除家乡七夕雨景外,旅途中邂逅的那场雨也别有滋味。当车子穿出隧道,令人惊叹的景致瞬间入眼。东边雨丝如织,西边阳光破云,恰似“道是无晴却有晴”的天工妙笔,将七夕的缠绵娓娓道来。
七夕之夜,我们漫步于幽静的沿河小路,昏黄的路灯温柔洒落,为夜色晕染出几分浪漫气息。我想寻觅一处葡萄架,聆听牛郎织女的绵绵私语,却未能如愿。此时,儿子那充满磁性的嗓音,讲述着他青春岁月里的小故事,远比天上的情话更动人心弦。一家人并肩走着,左至亲、右至爱,欢声笑语洒满一地。忽然,天空飘起细细密密的雨丝,宛如牛郎织女洒落的情思,悄然浸润着这个星河低垂的夜晚。
去年七夕前夕,细雨缠绵。我见先生的伞面磨出一些小洞,便网购了把新伞。恰巧在七夕前一天收到。拆包裹时,先生随口问道:“又买什么好东西了?”我故作神秘地说:“给你的七夕礼物呀!”他半信半疑地凑过来:“伞?”我满心期待地摁下开键,新伞“唰”地撑开。金色的伞柄泛着温润光泽,黑底灰纹的伞面透着沉稳雅致。我轻轻晃了晃伞看向先生:“喜欢吗?看我多贴心,为你遮风挡雨!”
七夕的雨,似无形的丝线,悄然缝进记忆里。它淋湿过团圆的热闹,映照过旅途的奇景,浸润过漫步的温情,也凝成伞面上跳动的光斑。
年复一年,这些被雨水浸透的时光碎片,终沉淀成最温润的水墨,或浓或淡地写着,从银河到人间最朴素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