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普陀之行


吴海平

在上杭县城近郊有个西普陀,与厦门南普陀、浙江普陀山、锦州北普陀合称为中国佛教“四大禅宗”。

最美人间四月天。在西普陀大门口,迎面除了一些寺院,更是那郁郁葱葱的一片绿色,这里到处都是苍遒的古树、古藤。古木参天,树叶青绿,远处绿叶丛中能看到一片片梧桐白色的花团,或是一片片嫩绿色的枫叶,隐隐约约还能看到一些粉色的花,感觉世间的美都在这里齐聚。

这里静得出奇,踏着林间小道,一路上能听到小鸟啁啾之声,那声音清脆悦耳。看到许多圆形雕花石墩,每间隔200米左右,均有雕花石门,上面雕刻着麒麟相对、凤凰栖枝、水果、祥云、花卉等,除了这些石刻,还看到石狮子、雕龙、有文字或佛像的石柱、古牌坊、香林塔等文化古迹,路旁边还有大量的残碑、断垣、断瓦......在这个曲径幽深的山林里,能见到这充满人文气息的古迹,实在令人惊喜。我自问,这是一种什么文化偶遇?这里的文化遗迹,创意非凡,古老祥和,我不禁有一种畅想,有一种惊艳,感觉这是一种文化思考和惊醒,让人禁不住停下脚步认真审阅和领悟。

西普陀历史悠久。史料称,上杭于宁淳化五年(994年)设县,“未有上杭城,先

有普陀寺”,西普陀建于宋朝,全盛于明朝,僧众有千余,与浙江普陀山、厦门南普陀

齐名,是当时闽、粤、赣三省边区最大佛教中心。西普陀命运多舛,几经兴废,日渐衰

弱,慢慢湮没在历史烟尘中。

面对西普陀,可以设想:数百年前,普陀寺院庞大而辉煌,这里一如市井里车水马

龙般热闹非凡,晨钟暮鼓和鸣,香火青灯辉煌,朝山进香者摩肩接踵、络绎不绝。这种场面极其震撼!这么多僧众齐聚,也许这里的每一寸土、每一片瓦、每一块砖都安放着信徒们最美好的祈愿。不曾想曾经辉煌的寺院慢慢屈服于时间的力量、时代的变迁,这里的热闹和辉煌早已策马绝尘而去,留下一声叹息。

西普陀虽辉煌不再,但风骨犹存。一座山如果说有灵气,那是因为有寺庙的存在,可以说寺庙是山的灵魂。如果说寺庙本身有灵魂,它也许正淡然地看着一场场世事轮回,百转千回。在这里,你可以触摸到历史的痕迹,你能听到过去与现在的对话,这些都能带给你震撼与思索。

人的性灵和天地自然是相通的,西普陀有这么美好的天地,深入其里,我们会有一种心灵的畅达,一种灵魂熨帖大地的交响,那种洒脱和坦荡,只有自己内心能感受得到。

上杭西普陀有美好的自然风景,更有巨量的佛教文化,在这里享受独特自然风景和文化,那定然是一种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