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在哪,家在哪


□ 宋客

按照传统的观念,父母在哪家在哪,几乎是约定俗成的规矩。

父母含辛茹苦,省吃俭用,拼搏奋斗,养家糊口,的确不易;加之上有老、下有小,抚育儿女,搭理人情,即使活得一地鸡毛也得硬扛,没办法,怪不得别人。

正是这种自古以来的反哺情结并在现实生活中循环往复,造就了固有的思维定式——以父权为中心的家庭成员的集散——“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可是你却并不在意”的“千万次地问”。

然而,社会在发展进步,各种新的生活模式正以全域覆盖的架势闯入我们的日常,甚至颠覆习以为常的烟火气。人是大自然的动物,人可以改造大自然,更要顺应大自然。在冷峻的现实面前,是重新思考、重新定位的时候了,我们需要抉择。

“子女在哪家在哪”,就是全新的理念,正悄悄浸透甚至改变着我们平静的生活。

试想,现代交通十分发达,飞机、高铁、高速,距离不是问题,连偌大的地球也成为地球村,意味着再遥远的路途也不再遥远,朝发夕至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神话,与子女生活在一起,便捷的交通为我们创造了条件。

试想,现在子女压力多大,特别是年轻人,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压力山大,五花八门的考核绩效,各种知识的更新换代,常常让人喘不过气来,遑论抚育一个或几个孩子成长成才,其中花费的钱财都是小事,更不知道要耗费多少心血和精力!从备孕到十月怀胎,从婴儿出生到托儿所,从幼儿园到小学,从中学到大学,有的还要读硕读博,刚刚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结婚的事又提到议事日程。其间还得绞尽脑汁购房买车,每月支付高额的按揭,完全可以说,普通人家的父母榨干了最后的一分积蓄,仅此,还远远不够,眼睁睁地看到自己的孩子为生活拼尽所有的力气,为人父母者于心何忍?袖手旁观、无动于衷,绝不可能;尽自己能力帮一把、推一把、扶一把,应该是常态。怜悯之心,天下皆然。

恍惚间,自己老了,子女也不再年轻。

老有老的难题。一边是为人父母者白发苍苍,步履艰难,生活需要陪伴、照顾而不得,一边是子女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子女,有自己的生活圈子,还在为更加美好的生活拼搏而不能有更多的精力顾及远方的父母。这是一对尖锐的矛盾,也是一个具体现实的两难选择,怎么办?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跟着子女走,子女在哪家在哪,把家安在子女身边,即使同住一个城市呼吸着同城的空气,也比传统意义上“逢年过节让子女回来看一看”,或者“欣喜时来到子女身边看一看”的候鸟式的探望强百倍,也实在百倍。

毕竟,为子女者,来有时、归有日,漫长的等待中父母徒留叹息。

毕竟,为父母者风雨来袭时,子女照顾起来也方便些。

一家人和和美美聚在一起,才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升级版。

智者云,打狗还得靠堵墙呢!何况人乎?

老人不再漂泊,子女心无牵挂,与子女在一起,建立稳固的根据地或大后方,才是创造美好的法宝。

假如有人说,如果子女在国外定居,难道把父母的家也安在国外?对不起,这个问题我从来没有想过,也超出了底层百姓的质朴视野。顺便说一句,如果有足够的实力,起码我是不反对。

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乡村振兴步伐加快,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子女在哪家在哪,作为一种乡愁寄托,偶尔回老家看看,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