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忆厉以宁教授


□苏碧亮

记得当时是1998年的东南亚经济危机,龙岩刚撤地设市,市委市政府请来了北大的厉以宁教授给地方干部授课。地点在行署礼堂,主持人是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相生。

当年危机严重,不断有国家躺下,韩国人都开始捐赠祖传的结婚用的金戒指了,人们提及索罗斯、量子基金都觉得可怕。形势怎么看?闽西的两位年轻的主导人——一位是刚从省直机关下来履新的当书记,另一位则从永定县领导位置上提拔当市长,正当年呢!一年下来,学厦门、促发展,抓机遇、造环境。谋势、造势、用势。爱闽西建龙岩美家园。年轻的领导人心头火热,干劲十足。一项接一项的举措,推动闽西发展、改变。但地方干部相对比较保守,东南亚经济危机又让大家有点看不懂了,所以要请厉教授给大家开阔视野,拔高拔高。

开讲前10分钟,台下一堂济济,一片喧闹,我拿着笔记本傻头傻脑地跑到后台贵宾室,请厉教授给我题字。他问我是哪个单位的?我说在市委文明办。他问我是不是北大毕业的?我说我是西安交大的。他没有理由拒绝一个23岁小干部的仰慕,表情和蔼慈祥,谈了几句后,慷然在我的笔记本上题了他自己做的两句诗——大意是危中有机——还专门给我解释了这两句诗的含义。主持人在一旁也没有阻拦,全程欣然、笑眯眯的。我得偿所愿,捧着笔记本,乐陶陶回到了台下座位上。

教授在全国很有名气,之后几位高足更是成为国家政要,但是在闽西,还在大干水泥厂的阶段,讲座都是学堂里的新玩意呢,也只有我这个小青年会无拘无束跑去请他题字。

人生有缘分。他们是长辈。

之后我知道了“吴市场厉股份”,明白了他们在改革开放中的分量。那一次的讲座,厉教授讲了国有企业改革“靓女先嫁”,讲国家金融发展危中有机,讲了民间赚钱如和尚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讲了交易所卖报纸的小贩因为只能逢低买进而发了大财,讲的木桶理论短板决定存水量。他讲得很生动,台下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

当时的干部们内心充满了火热,向先进国家看齐,为生民立命,一切皆有可能。厉教授,更作为理论的前导者给了他们信心。隔壁国家倒下并没有影响我们的发展。信心比金贵。小小的龙岩中心城市,也从当时的两条街,发展为现在的高楼林立一片繁荣。

俱往矣。一代人的风采,总被雨打风吹去。时代前行,发展、冲突、机遇、危机,永无休止,人类社会就是这样不断地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