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炎热 室内健身场所受欢迎
□ 融媒体记者 施薇/文 郭亦斌/图
户外烈日炎炎,对于爱运动的市民来说,这个时候露天运动显然不太合适,于是室内健身场所就成了好去处。9月13日以来,记者走访发现,市内大大小小的健身场所生意挺火。
记者在中心城区一家健身馆看到,来这里健身的市民几乎挤满了整个场馆,有在跑步机上跑步的,有利用杠铃等器械的,也有在上专业训练课程的。
“现在是健身旺季,动感单车、瑜伽、有氧操等课程这段时间几乎都是爆满的。这个季节健身的人数比冬季多得多。” 该健身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在健身馆跑步的陈女士告诉记者,暑假期间也有带孩子来锻炼,既可以帮助他减肥,也可以帮助他调整一下状态。
“以前很少运动,但从健康上说,健身有必要,也是生活的一种新时尚。”市民林女士表示,今年夏天以来,家里人一起相约到健身馆锻炼身体,不仅增强了体质,就连孩子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不总感冒发烧生病了。
“白天坐在空调房里一整天,很难受,下班后会去健身房运动出出汗,特别舒服。”白领小琪笑着说,“在学校的时候,几个同学经常在学校操场跑步,出来工作后一个人跑步坚持不下去,在健身房很多人一起运动有氛围。”
对于选择室内健身运动的原因,除了躲避高温天气外,室内运动场的安全性及专业性也被运动爱好者们看重。“在户外水泥地、沥青地运动,受伤的概率要远远大于在橡胶地等软板地,所以我们更愿意到室内运动场所活动。”运动爱好者们表示。
在运动花费上,不少运动爱好者们表示自己一年里在这方面的花费要超过千元。“一千元算少的了,如果再报个健身班,花费就更高了。”市民杨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年用于运动的服饰及其他运动装备等就要超过千元,如果加上报健身房的费用、运动场地费,则基本要花几千元,尽管价格不低,但身边的同事和朋友都不吝啬在运动方面花钱。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为满足健身消费需求,不少市民会注册会员、缴费办年卡,这就意味着顾客需要提前为未来的消费买单,但却有不少市民遇到健身房突然关门,想找人退费却发现退费无门的情况。为此,记者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择健身场所前一定要事前了解情况,最好选择经营稳定、品牌信誉度高、具有企业法人资质的健身场所,同时办理会员卡时要冷静理性,根据自身情况谨慎选择,切勿盲目办理,此外,要注意保留消费凭证,以便为日后维权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