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价格诚信是诚信经营的根本
□ 蔡庆阳
前不久,笔者亲身经历了这样一件事:周末,几家邻居相约在外面聚会吃饭,大家喝了酒,回去便统一打车,因一辆车坐不下,其中两个邻居使用了同一款APP打车,选择了同样的起始地点和终点,回到家,没想到付款时价格相差了5元。多付了钱的邻居对此大发牢骚,觉得APP打车价格太不透明。
其实在生活中,价格不够透明的现象,并非只有在APP打车发现,这种问题也不局限于网络消费才会出现。时下,有些茶叶店、食杂店等商家的商品标签不够清晰规范;有些商家在给商品打折时,也会先将原价提高再打折,以获得更多盈利;还有些商家不正当竞争,恶意打“价格战”。诸如这些,都会让消费者产生疑问,甚至失去消费者的信任。
诚信经营是优质经营的标签,价格诚信更是经营者应该坚守的一条线,消费者对价格是敏感的,正当理由的涨价,消费者觉得不合适可以放弃消费,但如果价格不够透明化、规范化,忽视了消费者的体验与感受,不仅导致生意难以做大做强,失去消费者的信任,最终会导致客户流失,甚至可能丧失市场。
老子云:“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首先,作为经营者,坚守诚信底线少不了“他律”,更离不开“自律”。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价格诚信是经营者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自律意识,对引导和激励经营者自觉地树立价格诚信具有积极的作用。要引导经营者自觉追求价格诚信的经营理念,在经营中对自身的产品价格行为进行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真正做到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平等公正。
其次,加大执法力度是价格诚信健康发展的基础。有关部门对价格欺诈、低价倾销等方面价格诚信缺失的经营者,要严格依法治理,强化价格执法教育和震慑作用。通过对价格失信行为的有力惩戒,让经营者清醒地认识到价格信用缺失将付出巨大的成本代价。
同时,树立价格诚信的经营理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从而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