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莒溪璧洲“文昌阁”
□ 邹善水 文/图
壁洲文昌阁,位于连城县莒溪镇壁洲村。与永隆桥、天后宫为三处相关联的标志性建筑。1984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第五批福建省文保单位。壁洲村被评为第四批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
据《连城县志》载,文昌阁占地面积500余平方米,由该村童生“十友公”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清同治五年(1866年)重修。阁内神台安放“十友公”神主牌,神台中间塑文昌帝君座像。底层大厅有清乾隆年间连城县令秦士望书“奎璧联辉”匾额,门额上有“大观在上”匾,璧洲文昌阁是科举时代的私塾所在地。
壁洲文昌阁建筑结构奇特。外观五层,内实四层,一、二层方形,三层以上以悬臂梁构成八角形。为三层三檐九角不等角攒尖顶。顶为宝葫芦状。目前国内阁楼的角均为偶数等角,壁洲文昌阁这样的造型比较少见。阁高三层,九角形,底层平面呈方形,总高为20米,两边设配殿顶层金柱,用楼过梁承托,檐柱下穿二层,作二层金柱;二层檐柱穿至底层,又作底层金柱,如此逐层收分,构成上小下大稳定形式,各层均有较大空间。文昌阁内二、三层楞木各九根,屋顶9角,柱54根,梁81根,均为9的倍数,可谓匠心独运。阁内有圆木大柱顶立,顶尖嵌一大葫芦顶。二层四周为走马楼,三楼正中是栩栩如生的“魁星”木雕神像,四方窗棂顶上各刻有优美小匾点缀:东为“迎旭”、西为“睇霞”、南为“延青”、北为“拱晨”,皆出自文人墨客手笔。阁前雨坪建有莲塘,中建石拱桥。小桥、池鱼与莲花盛开,异彩纷呈。
璧州文昌阁左侧为清代所建天后宫和永隆桥,三座古建筑连成一体,颇为壮观。近年,壁洲村结合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在文昌阁、天后宫、永隆桥三个景点前辟出近200亩莲田,栽种“太空6号”荷花。进入盛暑,莲田里荷花绽放,煞是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