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州府城隍庙的“三奇”


□ 范晓莲

汀州府城隍庙有“三奇”——四处无蛛网、下雨无积水,燕子赶不走。

汀州府城隍庙坐落在长汀县城内的卧龙山西南麓,占地面积5800平方米,是供奉城隍福主的场所,也是汀州著名的古建筑之一。自唐大历四年兴建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其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殿宇巍峨,飞檐高举,柱梁精美,彩椽画栋,工艺精湛,庭院古墙青瓦,碧树繁茂,无不展示着古汀州建筑的高超艺术和独有的风格,让人们充分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汀州府城隍庙虽地处气候湿热的福建山区,且历经朝代更迭,饱受风雨侵蚀,然而,庙内的每一根梁柱,每一个犄角旮旯,却从未出现一根蛛丝,令人啧啧称奇。若按通常说法,自然是城隍爷显灵,施法力不让蜘蛛等虫豸靠近,以免污了殿宇的清净。若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应是建筑工匠技艺高超,设计巧妙,不仅把殿堂修建得雄伟壮观,而且任何时候都保持通风透气,使得虫豸无以存身。即便经历千载,仍如初建时一般。

每逢下雨,不管雨量大小,只要雨一停,城隍庙内的水很快排干,从无堵塞、积水现象,此乃城隍庙的“二奇”。这仍得归功于当年的能工巧匠。他们设计的排水系统极为通畅,非常值得今人学习、借鉴。

汀州府城隍庙大殿中央的顶梁柱上,有个燕子窝,几只燕子每天飞进飞出,叽喳有声。人们素来认为燕子是吉祥物,家有燕子筑巢被认为是吉兆。燕子在汀州府城隍庙“定居”本是好事,可是,这些燕子也太会选地方了,刚好在大殿正中筑巢。有时掉下几根衰草,有时掉下几粒种子,偶尔也难免有鸟粪落在香案上,更尴尬的是,有时不偏不倚落在香客身上。起初,庙祝想把燕子赶走,便趁它们飞出去觅食时,用竹竿把窝捅下来,认为这下它们总该去别处了吧?不料,燕子发现窝被捅了,丝毫没有走的意思,又开始结草衔环,忙碌着把巢筑回去。一次,两次,三次……人们都被燕子的执着打动了,遂放弃了赶走它们的念头。从此,这些燕子便在大殿顶梁“安居乐业”。人们忍不住猜测,或许是因城隍庙殿宇宽阔,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乃鸟类宜居之地。无独有偶,正殿两侧的小会议室和膳厅屋梁上、院子的树上,则有许多麻雀做窝。每天,庙宇内鸟儿身影绰绰,盘旋飞舞,从早到晚,清脆的鸟鸣声不绝于耳,成为城隍庙一道奇特而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