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岩前,有座吴氏围龙屋


图为武平岩前吴氏围龙屋。

□ 陈汉元 文/图

武平县岩前镇大布村,有一座吴氏围龙屋。该围龙屋建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至今290多年。由广东文福暗石村吴以元、吴以近两堂兄弟所建(祠堂上堂为吴以元建,下堂为吴以近建),虽然他们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

整座围龙屋以宗祠为中心,后人发脉都向宗祠后方扩展,根据人数的不断增加一直往后伸展,至今一共扩展至四围,最后一围由于后人陆续外迁做了四五间就没有再围过去了。高空看围屋有“皇帝坐龙椅”般的气势。后方半圆形为靠背,两边直房似龙头颇为壮观。祠堂正前方筑有半圆形的围墙,和后面围屋正好合成一个圆,东片是正大门,西片是后门,两扇门一关可以把整个围龙屋封住,是抵御外部入侵的稳固堡垒。

围龙屋内部结构是三条天街,四条小巷56个厅112间,每条天街、小巷可以串通不被雨淋,方便族人走访、交流,是为家族搭建的平台,整个围龙屋人口最高峰值时有200多人居住。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军武器落后,党组织领导的地方武装为了能多给前线补给,曾在第二围屋设立兵器加工区,专门制造枪、炮。

这里还是不少厦门知青的第二故乡。

几百年来,从这里走出去的人才不计其数,名震闽粤赣三省的一代宗师吴旭日就是这里人。据说他从小看不惯村民被别人欺负,便远赴台湾拜师学艺,回来后惩恶扬善,成了当地村民的保护神。其儿子吴宗奎在他的严格教导下成长,之后又进京赶考取得功名,因此他们父子是当地公认的文武双全奇才。1948年春,吴步云(吴亮贤)、王仲琳、罗杨生、王玉庭等人在粤东游击大队谢毕真同志的引导下,自发组建革命武装队伍,捣毁了当地(岩前)国民党区乡政权及中央直属税务局、县经征处等,革命洪流激发整个武平,轰动闽粤地区。随着革命队伍发展壮大,吴步云还成立粤东支队,曾一度参加解放蕉岭县城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