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亟须普及急救常识


□周继章

日前,笔者遇到一名10多岁的小孩和同伴一起到野外玩耍,不小心踩空,脚被树枝划了一大口子,鲜血直流,小孩子们都急得六神无主,刚好有个大叔路过,听到哭声,寻声赶来帮他止血和包扎伤口,因抢救及时,才不至于流血太多,产生危险。为此,笔者呼吁小孩子应学点急救常识。

近年来,诸如溺水、火灾、食物中毒、交通事故、人身意外伤害等意外时有发生,不仅给人们身体造成伤害,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死亡,留给逝者家属良久不能抚平的伤痛。急救是否及时、妥善,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地街头发生意外事故,诸如晕厥、摔倒等,众人围观不敢救助,很大原因在于缺乏急救知识,不知如何应对。偶有挺身而出急救者,往往是医护人员、急救志愿者等,普通市民鲜有熟悉急救知识和掌握相关技能的,只能被动等待救护,很容易错过最佳急救时间,更何况是学生遇到诸如此类之事,更会束手无策。所以在性命攸关之际,如果懂点急救知识,现场对受伤者进行急救护理,与时间赛跑,就有可能挽救生命。因此,掌握最基本的急救知识,非常实用,关键时刻不仅可以自救,也可以救助他人。

因此,在学校抓急救常识的学习,重视应急救护培训及生命安全教育,增强学生防范生存风险、规避人身意外伤害的能力,显得尤为紧迫。开展学校应急救护普及课,让普及生命安全教育成为更多学校亟须补上的“必修课”,让应急技能贯穿人生的始终,并为每个家庭的幸福和谐提供坚强的保障具有积极的重要的意义。

为此,笔者呼吁:一是普及校园急救知识,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主题教育为重要载体、以日常教育为基础的急救教育推进机制,结合学校实际,加强对校园常见的气道异物梗阻等紧急救护,创伤出血与止血、关节脱位与扭伤等创伤救护,淹溺、烧烫伤、中暑、蛇咬等意外伤害,火灾、地震、踩踏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护知识普及教育;二是配备校园急救设施,结合学校规模、环境、地势、交通、建筑等实际情况,配备足用、实用、适用的校园急救设施设备;三是开展应急救护培训,邀请红十字会、急救中心等部门的专业人员,到学校为师生进行现场讲解和示范操作,讲授救护概念、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现场意外等课程,重点对学生进行防灾避险知识普及培训,提高学生避险、救护技能,让广大中小学生掌握到基本急救知识,可以让他们更深入了解人体构造,产生对生命的敬畏心,培养安全防范意识,并借此逐步补上这块社会短板,在中小学生长大成人之后,还可利用所学的急救知识,去救助伤者、拯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