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扫除时教室卫生谁来打扫?


□张淑蓉

一天我走在学校门口,看到一群家长提着桶拿着扫把走在前面,估计是打扫完班级卫生出来的。其中一个家长说:“每次大扫除都叫家长来,我们又不是在家没事干,每次来都要先调好班。”一个附和道:“本想叫孩子奶奶来的,可是老师安排擦窗户,爬上爬下的还是算了,就自己下班后赶来了。”

虽说教室每天都有安排学生值日,但灰尘无孔不入,每月班级大扫除是必要的,尤其是每次刚开学时,灰尘都厚厚一层了。那么该谁打扫?作为班主任,我有很多话想说。

对于刚从幼儿园升上来的一年级小学生,要求他们打扫不太可能,因为有的连扫把都不会拿,更不要说打扫了。擦桌子看似简单,可是要提水,拧抹布,有些孩子直接把布浸在水中就提起来擦,弄得整个教室像灾难现场。升到高年级,应该可以了吧?问题又来了,矮的地方可以,但是天花板、灯管等能放心让他们擦吗?

家长们怨言多,我也的确心疼这些家长,劳心劳神。

班级家长群里讨论很激烈,有人认为打扫卫生是学校的事情,不应该让家长去打扫;有人理解学校的做法,打扫过程中可以亲自示范让孩子学习如何打扫,边学边干,再慢慢放手;还有人认为应该加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如果自己能搞定了,家长就没必要来学校。至于高处或者危险的地方可以通过班费请钟点工打扫……

看到这些讨论,我思绪万千。教室的活动主体是学生和老师,打扫教室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责任心,所以打扫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老师辛苦了一天,如果没有更多的精力管理并参与学生打扫教室卫生,可以让家长自愿报名有空的来参加。平时在家里,家长也要多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这样即使没有时间去学校帮助孩子,老师也可以更省心地管理学生进行打扫。归根结底,最迫切的是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这就要求家长们在平时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培养孩子自己整理书包的习惯。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孩子检查铅笔需不需要削,作业是否完成整理好,第二天的课程是什么,是否已经预习且把书本装好……从而培养孩子的检查和准备的能力。

其次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让孩子在平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分担家庭劳动,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增强孩子的责任心。

最后培养孩子整理房间的习惯。这样不仅锻炼了孩子的独立性,还让孩子学会如何收纳、整理,同时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提高孩子的劳动积极性。

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强了,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