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县实验小学——
潜移默化学党史 客家山歌颂党恩
□记者 黄俊 通讯员 吴常生
“林业发展打头阵,全国林改第一样,举世闻名功德彰……”近日,武平县实验小学里,孩童稚嫩的嗓音和着清脆的竹板声,飘荡在教室内外。这是该校以客家山歌为载体,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缩影。
竹板歌,又称五句板,是一种以客家山歌为基本曲调,使用客家方言演唱多段体叙事性歌词衍变而成的曲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今年以来,武平县实验小学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竹板歌为主要形式,把党史学习教育推向深入,根植在师生心头。
该校利用音乐课学习党史竹板歌,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学习传唱活动中,在班队课上设立传唱“小擂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通过学生和家长共同制作竹板、邀请家长参与传唱等“家庭同参与”形式巩固学习成效,扩大影响面。同时,作为百年老校,武平县实验小学引领学生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客家文化,传承客家传统技艺,发扬祖辈的优良传统和继承先辈的优秀品质,聘请了本地文史、党史专家结合客家方言韵律,以武平革命史、发展史等为主题,编写了《唱出东方红太阳》《十唱武平大变样》《幸福生活万年长》《孝敬爹娘理应当》《边界武平美名扬》等十多首朗朗上口的党史竹板歌,其中《边界武平美名扬》在省文联、省教育厅联合举办的“在阳光下说唱——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福建省曲艺丹桂奖少儿大赛中获二等奖,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为扩大传唱影响,武平县实验小学立足丰富学生课余活动,开设了竹板歌社团,长期为学生提供专业培训,开创性地加入说唱、舞蹈等新元素,让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形成独有的新风格,提升了孩子们传统唱演技艺。在“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活动、“六一”校园文化艺术节、“123”校园读书节等活动中,安排竹板歌党史传唱展演节目,展现青少年的朝气活力,扩大传唱影响力,让师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党史,歌颂党恩,传承客家武平传统文化,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坚守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