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母不再麻烦你的时候


□ 曾岩

前段时间,我在网络上看到一句话:当父母不再麻烦你的时候,可能他们已不在人世了!这句话强烈地撞击着我的心灵。是啊!什么时候父母真的不再麻烦我们时,也许就是他们百年了。天底下什么都可以等,唯有孝不能等。

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而我们常常也是如此,只有等父母不在时才后悔,后悔自己没有尽到做子女的义务。“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我们做子女的,要知道自己父母年事已高,逐渐衰老。我们应该在父母有生之年,竭尽全力侍奉他们。不然,等到父母离去,就再也没有机会行孝了。

孔子讲,孝敬父母最难的事情是“色难”,就是说最难的是给父母好脸色。给父母买好房子、请保姆、吃大餐、去旅游是物质上给父母的享用,这是低层面的“孝”。而高层面的“孝”,应该表现为对父母精神上的敬重和感情上的安慰。所以,能对父母做到和颜悦色,是最难的教养。“如果只是养活父母,那么这能叫孝吗?不能,因为这不和养狗、猫、马、牛、羊、猪等动物一样了吗?”孔子说出了这个非常简单又深刻的道理。当今社会,很多子女常常抱怨压力大,希望父母少麻烦自己,甚至以各种借口不赡养父母。但是最后才发现,我们“成功”的速度,似乎永远追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在学习传统文化之前,我也不懂什么才是真正的孝。以为自己平时给父母点钱就是孝,如果父母的言行让自己稍微不满意,就与父母大吵大闹。其中,回想起两件事,至今都让我觉得愧为人子。一次是父亲整修家旁的一条小沟时,因搬一块大石头把腰扭了,母亲打来电话让我们兄弟回去把父亲接到医院治疗。当时我一听心里就烦了,一直怪父亲多事,去修什么沟。把父亲送到医院后,我还在怪父亲多事,不该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去搬石头。没给病痛中的父亲好脸色,父母听了我责怪心里就更不舒服了,母亲哭着说我们已经很少麻烦你们了,这次你父亲扭伤,才让你们接他去医院治疗,你们怎么意见这么大。当时护士站的护士也出来批评我们,这时我才发现是自己怕麻烦,责怪父母是自己自私的表现。母亲说的没错,平常父母有点小病都是自己医治,从不麻烦我们,总是体谅我们上班没有时间。另一件事,是父亲在胃出血手术后,父亲无法起来大小便。当父亲要大便时,我直接把便盆塞进被子底下,父亲嫌我没有弄好,无法使用,当时我就不耐烦耍小脾气。这无疑让生病的父亲更加生气,父亲说:“生病动手术没有办法,就麻烦你做这点小事,你就不耐烦,你干脆回去不要在这里照顾我了。”当时听完父亲的批评,我顿时觉得无地自容。小时候,我们给父母添了多少麻烦,但是父母从未有过怨言。长大了,当父母有病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却不能像小时候他们耐心地对我们一样。

通过参加传统文化学习,我才知道孝敬父母是一个人一辈子最重要的事,孝敬父母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养父母之身,这是最低层次的孝。仅给父母一点钱、物,那不是孝,那是你的义务。养父母之身就是要多陪伴父母,多关心父母的精神生活。第二个层次是养父母之心,做子女的要事业、家庭稳定,让父母心里面能够常常欢喜、很自在,所做的一切让他们安心、放心、满意。第三个层次是养父母之志,就是做子女的要满足父母的心愿,用自己的德行,做对家庭、对社会有贡献的事。最高层次是养父母之慧,让父母长智慧,实现他们的愿望。古人说:“诸事不顺,皆因不孝。”凡是一个人生活不顺、婚姻不顺、事业不顺,或者身体多病、精神痛苦、烦恼不断、灾祸频发等,都是因不孝引起的。趁父母还在,我们要竭尽全力孝敬他们。

被父母麻烦是一种幸福,作为子女,我们应明白一件事,我们的父母随时都有可能离我们而去。当他们不再麻烦的时候,可能已经离开人世,到时想再被父母麻烦,恐怕已没有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