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的水口,以及“风水林”


□ 宋客 文/图

走进闽西乡村,大凡在村口就能听见淙淙流水声,清澈的溪流从密密匝匝的乔灌草丛中泻出,浓荫密布的树木如波涛汹涌,扑入眼帘,遮住了人们的视线,微风拂熙,草树摇情,眺望村落中央,屋舍俨然,鸡犬相闻,篱桩处处攀藤结瓜,好一处世外桃源的幽然。

村口即为水口,水口通常附着茂密的集中连片的风水林。

闽西村落在开基建立时,常常考虑到环境因素,在茂密的树林旁建设民居房舍,使树林成为村落的屏障,树在村中,村在树中,情景交融,相得益彰。在人们看来,风水林会为村落带来好运,因此,保护风水林既成为村落的敬畏理念,也成为人们的实际行动。风水林中最多的树种是樟树、榕树、柳杉、荷树、柯木等阔叶、针叶、不落叶高大乔木,既有防风防寒的功能,又有其实用经济价值。

闽西村落之所以在水口栽种风水林,目的就是追求理想的居住或安息场所。理想的地方必须符合“藏风”“得水”“乘生气”的要求。除了形局佳、气场好,还要山清水秀、环境宜人。而栽种树木就是改善环境的一个极好的办法。

风水林所处地理位置,阳光充足,水量丰沛,水汽氤氲,肥力持续,且因为长期保护,乔灌草丛生,流水潺潺,湿气浸润,水草丰茂,野花绽放,蝉鸣树丛,蛙鼓声声,蛇蝎横行,成为珍稀动植物的生态乐土。

风水林,也称挡风林、挡煞林。民间有“煞气”的说法,以为大地时有不吉利的气流、气场、煞气会损害人的健康、财运和寿命。山间盆地在内部的小河或小溪流出口处,常常是煞气集聚的场所,如果种上风水林,或者保护风水林,就能把煞气挡在村落外面,不致让煞气进入村落危害人们健康;也有从财运的角度解读,以为风水林可以堵住财气泄漏,风水林越是紧密,则藏风聚气,财气畅旺。

纵观闽西古村落的风水林,有几个特点:区位优势明显,一般都分布在村落水口或民居、宗祠、寺院、墓地等周边,交通方便;相对集中连片,具有一定规模,连片面积在10—15亩之间;历史悠久,均有较长的保护历史,或在村落开基前就存风水林,或随村落开基种植,或随村落开发到一定程度时加以补植,林内主要乔木树种的年龄有的在百年以上;群落结构稳定,林分郁闭度0.7以上,林相整齐,长势良好,结构稳定,生态价值高;林相景观优良,观赏价值高,等等。

新罗区万安镇竹贯村水口有一片风水林,这里集中连片生长着30多棵百年以上的高大马尾松,树干笔直,直插云霄,据目测,最高的两棵松树达50米以上,胸径要3个成年人方能合抱;另有三棵几百年的长苞铁杉,立于竹贯溪冲击而成的沙洲上,枝繁叶茂,枝条虬曲,细叶绵密。新罗区岩山镇玉宝村水口亦有一处风水林,这里集中成片生长着5棵上千年的细柄阿丁枫等名贵树种和几十棵高大挺拔的枫香、木荷,据目测最高的树干高达50米以上。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水口亦有一处风水林,这里松木、槿木、枫树挺立,草树杂处,旁为村口跨街牌坊,林荫处有“文武庙”,供人烧香祈福。连城县曲溪乡罗胜村水口亦有一处风水林,高大的树木沿小溪两岸矗立,成为绝佳的宜居胜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