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闽南周庄”游埭美

图为埭美村落的迎客榕
□ 陈寿南 文/图
江苏昆山的千年古镇——周庄,因“江南水乡”的深厚古韵和秀丽风光,早已闻名于世。周庄,那一排排傍河而建的古商铺、酒肆,那一株株沿岸的翠柳,那一座座百千年的古桥,那一条条乌篷游船,那环绕古镇的清澈小河和沿岸景秀……让游人几度重游还想再来!
近年来,在网上、在游景,又爆红了一个“周庄”,它就是素有“闽南水乡”“水上古村落”“闽南周庄”美誉的埭美古村。
埭美古村原来名不见经传,为何一下子如此爆红?原来,2009年一位马来西亚摄影家来到闽南旅游,偶然发现埭美古村是一个如此美丽的“世外桃源”,便拍摄了景色秀美的古村照片发在网上,由此引起了网民、媒体的关注与宣传,海内外游客闻之纷至沓来。当地政府看到了古村的旅游热点,下大力气对古村挖掘、整合提升,把埭美古村打造成“闽南周庄”“闽南水乡”的旅游品牌,古村由此名声在外。
今年“五一”期间,我与几位好友冒着小雨慕名前往埭美古村游览,欲穷其魅力之所在,饱览其景胜之秀美。
埭美古村位于福建龙海市东园镇的九龙江南溪河畔、沈海高速公路漳州港出口两公里处,环抱于鸡笼山、大帽山、峨山间的平阔盆地之中。当我们来到埭美古村村口,看到古村四面环水犹如一条玉带及建筑奇葩、风光秀丽的景色时,无不为之赞叹!
埭美古村有570多年历史,始建于明景泰年间(1450年),由“闽漳圣王”陈元光第三十一世孙陈仕进开基。古村碧水环绕,呈中轴线对称布局排列,多层次进深,前后左右有机衔接,屋顶全部为硬山式曲线燕尾脊,红砖屋面,石砌地基,坐南朝北,砖木结构,装饰工艺极为精湛,木雕、石雕、泥塑在梁、拱、窗花等构件上的运用令人叹为观止,是闽南红砖建筑的典范。
埭美古村由276座古厝组成,其中有49座是明清的建筑,是目前福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闽南古民居建筑群。古村的“迎客古榕”“天后宫”“跨河古榕”“前后祠堂”“三王公庙”“南溪古码头遗址”“笔架倒影”“古厝一线天”等10多个景点,是游人驻足留影的好去处。埭美古村因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古民居建筑群,绮丽的醉美景色,被评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
埭美古村的古民居建筑群整齐划一,功能完善。据说当古厝各家门打开时,可以从南边的村口走到北边的村边;沿着红砖铺道的古厝屋檐下行走,下雨时多处可以不用打伞;古民居建筑群中布局有多条2至3米宽的巷子,走道中间是排水渠,这样既方便村民的往来,也解决了排水问题,据说古村未曾出现过涝灾问题。
这里的文化传承久远,祖训、家训氛围浓厚,独树一帜。
人们时常看到的古厝家门是贴对联,而埭美的古厝家门贴的仅有各两个字,大多是“幸福”“平安”与“和睦”“安定”等内容,反映了古村村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祈盼和对传统美德的尊崇。古村的宗祠文化和族训文化也很让游人感悟启迪,我们从“前祠堂”的大门口“饮水思源怀祖德,慎终追远念宗亲”的对联;从“前祠堂”门内两侧的“忠”“孝”“廉”“节”规训:从“前祠堂”厅口上方的“義(义)方有训”(教人为人之道)的牌匾:从“前祠堂”正堂“陈氏祖训“读书为重”“克勤克俭”“为忠为良”的祖训等宗祠文化、祖训文化中,可以感受到古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统美德的弘扬!
当我们撑着伞冒着淅沥沥的小雨,游览比屋连甍的古民居建筑群时,感受到了古村先人的智慧和历代村民和睦相处的文化;当我们漫步在沿河的栈道上,领略到了这里的如画景色和乡村旅游的前景;当我们徜徉在南溪“跨河古榕”古码头遗址时,我们仿佛看到这里曾是村里人闯南洋、通台湾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身影……
570多年的古村落,300多年的古榕树、茶香树,数百座的古民居建筑群,碧波涟漪的绕村河水,山翠树秀的相映景秀,一脉相承的宗祠文化、祖训文化等,让埭美古村闻名遐迩,让游人游在画中、乐在梦里……
人道是“江南水乡”周庄美,我说是“闽南水乡”“闽南周庄”——埭美古村独领风骚美!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蒙细雨中,更映衬出埭美古村的朦胧美,让游人更有诗意感,正是:
闽南周庄游埭美,
水乡古村揽风光。
绿水碧波护村绕,
红砖燕脊古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