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闽西日报》的情愫


□周继章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当我读完这名句时,心中倏然涌起一股情愫,那是我与《闽西日报》由来已久的情愫。

《闽西日报》是我处女作的“开垦地”。第一次在《闽西日报》发表文章的过程,回想起来历历在目。1988年4月,学校组织学生到龙岩城春游,趁学生在游玩龙岩城时,我向带队的头儿请了个假,来到闽西宾馆八号楼,这里是当时闽西报的办公地点,找到一位编辑,把前一天写好的一篇新闻稿交给他。没想到过了两天,登了出来,题目也改成了《八旬老人包元夫,义务修路二十年》,我欣喜若狂。后来才知道当时我莽莽撞撞找到的编辑是许诺夫副总编辑。当时他得知我是来送稿件的,就非常热情地为我沏茶,并问我《闽西日报》的内容怎么样?哪个栏目好看?那时我是二十出头的小牛犊,也不谙世事,把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没想到许副总编辑还很认真地在本子上记录着。现在想起这事来,心里还暖暖的。

《闽西日报》是我写作生涯的“带路人”。 编辑们的精雕细琢,让我学到许多新闻写作的技巧,也让我得到乡领导的关注和重视,把我从学校调到乡政府任宣传干事,做好全乡的新闻报道。等我回到学校任教,每每周围有事件发生,认为有新闻价值的,我都会把它写下来投稿。我的坚持,也得到报社的肯定和鼓励,在2007年、2011年、2016年三次荣获“优秀通讯员”的称号。

《闽西日报》是我人生路上的“贵人”。记得以前我的语文成绩是极差的,但自从在《闽西日报》发表文章以来,我的写作水平也有了“飞跃”。在各类报刊上发表过教学论文50多篇,新闻报道1000多篇,文学作品100多篇,言论100多篇,成功地加入了省、市作家协会和省教育学会,也顺利地被评上了市“首届名师”和高级教师等等。

《闽西日报》是我教学工作的“好帮手”。我是个小学老师,在教学中,我经常从《闽西日报》报道中找出许多“好榜样”人物,给学生讲解。另外,《校园内外》栏目也帮了我“大忙”,因为我指导的学生习作常有在此发表,学生感到有成就感。我还经常把《闽西日报》上的习作剪下来张贴在“学习园地”里,让学生学习。

我与《闽西日报》的情缘,一句话,改用清代纳兰性德的《蝶恋花·出塞》的诗,“一往情深深几许?爱到西山夕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