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文化内涵 打造文明塘前


■龙媒体记者 段勇彬 通讯员 陈铭琪

近年来,连城县塘前乡塘前村充分挖掘“文明有象”文化内涵,把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建设中,打造“文明有象 豸下塘前”乡村文化会客厅,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新时代塘前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以“文明有象”为文化内核,塘前村加强古建筑保护修缮和红色文化的挖掘传承,依托永基堂、有积楼、宝鉴堂等古建筑,先后建成“文明有象”文化主题馆、福文化馆、客家民间技艺馆、知青文化陈列馆、奖状陈列馆、莲台文化交流馆等特色展陈馆,为古建筑活化赋能。打造“莲廉文化”品牌,搭建“莲·廉”文化平台,组建塘前村新时代文明实践“莲廉”志愿服务队,开展“村民开放活动日”“长辈讲堂”活动,举办红色文艺轻骑兵文艺下乡、“乡村振兴 红歌嘹亮”等演出百余场次,惠及群众1万余人次。

塘前村联合迪坑村、水源村“连片打造”集红色教育、文明实践、民俗文化、特色文旅为一体的乡村文化会客厅示范片,共同培育“文明有象 豸下塘前”文化品牌。塘前村活化利用古建筑老祠堂以及造纸厂旧厂房,清理改造荒废的池塘,大面积引进种植十余个品种荷花,形成“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生态景观。创新“村企合作”模式,与连城县税务局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连城县支行合作,引入神龙生态旅游公司,开发集客家、红色、生态等文化为一体的旅游线路,“豸下莲乡”文旅度假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带动村集体增收超1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7.9%。

塘前村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阵地作用,组织党员、志愿者常态化开展环境整治、助老扶弱等志愿服务活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村规民约、文明村镇创建等“八个全覆盖”,成功获评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阵地;积极探索移风易俗新路径,推出“宣讲+示范”模式,2024年以来开展宣讲宣传活动12次,张贴标语150余条,挖掘“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星级卫生户”“最美媳妇、婆婆”等30余户先进典型,以榜样力量推动文明新风落地生根;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统筹推进文明实践、文明培育、文明创建,开展一月一主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0余次,服务群众1200余人次,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深度融合,持续提升群众文明素养与社会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