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英:十年坚守飘稻香


通讯员 罗金香

她以粮食种植服务为切入点,搭建以优质稻种植为核心,农技推广、培训加工、销售服务为有益补充的社会化服务平台;她以科技赋能推动丘陵地区种粮全程机械化种植,破解“谁来种粮,怎么种粮”的问题;他通过核心示范带动各类经营主体实现规模化种植、商品化加工,助力粮食产业化发展。她,就是远近闻名的上杭种粮大户梁永英。

2002年梁永英考上华东政法大学,成为全村第一个女大学生,实现家乡人眼里的“鲤鱼跃龙门”,毕业后留在省城工作。2011年底,她毅然辞职回乡创业,创办上杭县聚胜家庭农场,成为农民进城大潮中的“逆流”。

梁永英通过探索水稻全程机械化、绿色种植模式,创新健康粮品。她挨家挨户对村民进行实地走访、沟通,从土地整合流转产生的效益给村民算清收支账,到自己返乡的发展规划,成功集中连片流转65亩耕地,初步形成水稻规模化种植模式,成为本县第一个规模种粮人。知识作底色,实践出真知,梁永英越做越有底气,至2015年已流转869亩耕地种植双季稻,成为上杭县最大的种粮大户。先后投入600多万元购置插秧机等各类新型农机械42台套,配套建成温控工厂化育秧棚、育秧炼苗棚、粮仓等,投入180万元对流转土地进行高标农田建设,小丘改大丘,由分散变连片,在南方丘陵地区成功实践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彻底改变父辈粮食耕种模式。2018年被评为农艺师,成为名符其实的农业“土专家”。

梁永英以农业专家团队、科技特派员作为粮食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以社会化服务为主要方式,大力推行五新技术,坚持农业生产标准化“五统一”生产模式,对全县绿色水稻种植起到重要的牵头和示范作用。她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通过联农带农机制,以“小户大规模,服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为周边农户提供购、耕、种、防、收、售等“保姆式”社会化服务;通过社会化服务整合小农户分散生产环节,配套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破解粮食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的制约瓶颈,产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实施订单农业,与农户签订“粮食购销合同”,承诺在当年国家粮食收购订单价的基础上,至少以高于国家订单收购价60元/吨,向农户收购符合国家三级收购标准的优质稻。并以代加工方式,推动种粮大户或其他经营主体的粮食产品上行。

优化产品和产业结构,是推进粮食提质增效的有效手段。梁永英通过延长产业链,完成省级粮食产业发展应急加工改造项目,大米加工产能提升到日产150吨,以最新的工艺进行稻谷加工,农产品供给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借助中都镇鱼米之乡美誉,通过自产及订单种植,改变卖原粮现状,每百斤稻米可以增收30至40元。

十年沉淀,稻香自是千里传。优质的中都大米,凭借着质感、口感、观感出彩,从一颗稻到一粒米,成为一碗饭,走上餐桌,幸福千万家。2022年,中都镇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通过稻香小镇创建,以中都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千亩水稻田为应用场景,梁永英的生态水稻种植基地正源源不断给千万城市家庭提供安全、新鲜、营养的高品质大米,以订单导向持续助力第一产业的规模发展。

十年坚守,梁永英走出“稻”宽路阔:荣获龙岩市十佳农民、龙岩市乡村振兴农业生产经营优秀人才、福建省农村青年示范带头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农场入选第二批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