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上杭水治理赋能生态经济新发展
上杭旧县镇榕树坝公园。
■通讯员 陈丽媛 刘礼东 林玉洁 文/图
近日,在上杭县旧县镇梅溪村,笔者看到了正在田间劳作的村民们,她们手持锄头,小心翼翼地松土种苗,一株株嫩绿的玉米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展现着勃勃生机。然而,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曾长期受水患困扰。上杭县旧县镇梅溪村民委员会副主任何恒庆回忆道:“以前一下大雨,我们沿河的土地就容易受淹,没办法耕种。”
2024年上杭县旧县镇积极作为,先后在旧县河流域实施了梅溪段治理工程、全坊-铁东段,治理工程、九曲溪段治理工程等3个水利国债项目,惠及梅溪、水东、全坊、尧埔、兰田、新坊、石院等10余村2万余群众,守护着3800余亩耕地。
随着项目的逐步建成,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些曾因汛期水淹而荒废的土地,如今又被村民种下了丰收的希望。何恒庆表示:“现在河堤护岸做起来以后,村民们可以在这里散步聊天。同时,我们还新开垦了三四十亩沿河荒地,统一流转用于种植玉米、大豆,后期统一收购,用来增加村集体收入。”
依托治理后的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上杭县旧县镇还深挖“水韵”资源,重点打造了旧县河“一河两岸三板块”,将古韵全坊、水上兰田、多彩铁东三板块连点成线,建设滨河景观带。
沿汀江河而上,上杭县才溪镇也在同年开展了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在才溪镇曾坑村,沿河的挡墙坚固挺立,排水涵管、下河台阶等设施一应俱全,为沿岸居民的安全和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才溪镇曾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辉介绍:“以前山洪沟没治理的时候,整体路面比现在低了将近1.5米。每次暴雨一来,洪水就会漫上来,淹到房子和农田。但自从山洪沟建设以来,我们出行就安全多了,水再也不会漫上来了,农田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近年来,汀江河流域治理成效显著,引发了一系列积极连锁反应。优质水资源为旧县、下都等乡镇的水产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湖洋、才溪等乡镇的生态农业也蓬勃发展,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据统计,上杭县累计实施了中小河流治理、安全生态水系项目共25个,综合治理河长165.392公里,完成投资约5.67亿元,惠及古田、才溪、白砂、湖洋、通贤、官庄等14个乡镇,11.73万人受益。2023年,上杭县旧县河旧县段水利风景区获评福建省省级水利风景区,城区江滨水利风景区获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如今,汀江河流域已成为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