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夯实知识储备 解锁提分密码
——高考政治复习建议
■邹冠华
距离高考仅剩60余天,对于政治科目,同学们在备考的最后阶段,应当准确评估自己在该学科上的优势与不足,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以确保复习的高效性和针对性。
一、筑牢根基:夯实政治知识储备
1.理解性记忆:搭建知识“金字塔”
记忆是政治学习的基础和核心环节,没有记忆就没有解题的知识储备。尽管政治学科经过改革,更加注重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察,但扎实的基础知识仍然是解题的关键。因此,政治课本上的知识点都是必须掌握的,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在记忆过程中,要注重理解和应用,通过构建知识体系,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许多同学会问:“背了又忘了怎么办?”答案是:继续背!反复多次重复记忆过程,是政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政治中讲“主观能动性”,背书就是体现“主观能动性”的时候!
2.回归课本:梳理知识“路线图”
复习时过度依赖教辅而忽视课本是常见误区。同学们要做到心中有书,深入理解每本书的内在逻辑和知识体系。梳理知识点时,应先进行宏观梳理,从“单元”入手,了解整个单元的主题和核心内容;再进行中观梳理,从“课”的角度,掌握每课的具体内容和重点;最后进行微观梳理,从“目”的角度,细化每个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通过目录理清每个章节的知识脉络,以核心知识为中心构建思维导图,逐步回忆每个部分的具体内容。对于内容较多的章节,要善于划分层次,抓住关键词进行记忆。每背完一个章节,要翻看教材目录,利用目录回忆每个章节、标题下的重要知识点,以巩固记忆。
3.合理规划:开启高效“记忆引擎”
在时间分配上,应充分利用不同时间段的特点进行高效复习。利用较长且集中的时间段记忆章节、单元知识,这些时间段内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相对较好;利用碎片化时间记忆零散的知识点和易错易混知识点,这些时间段虽然短暂但灵活,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巩固记忆。每天分散时间进行背诵记忆,形成自己的记忆周期。同时,每次考试都是一次滚动复习的机会,要充分利用考试后的反思和总结时间,查漏补缺,巩固所学知识。
二、精准刷题:解锁政治提分密码
1.限时训练:抢占选择“得分高地”
提升选择题正确率对政治提分至关重要。同学们应每天保持在限定时间内(一般不超过20分钟)完成一定数量的选择题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既要巩固基础知识,又要掌握和运用选择题的解题方法。通过多做题、多总结,逐渐培养题感,能够准确判断出题者的意图,迅速排除干扰选项。
2.规范作答:打造主观“答题模板”
主观题训练同样要限时,每个问题控制在10分钟内。做题时,要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和考查点;快速书写,注意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答题顺序应为理论依据+材料分析,不要轻易改变这种顺序。虽然有些高考题目的解析看起来答案简略且未遵循这种规则,但在自己的高考中应严格遵循规范答题的要求,不要人为增加风险。要总结归纳常用答题术语,并进行背诵记忆,以便熟练掌握和运用。保持卷面整洁美观,这虽然不是评分的直接依据,但确实会影响批卷者的第一印象和判断。
3.反思错题:筑牢知识“防护壁垒”
错题是反映我们薄弱环节的重要窗口。如果不分析和反思这些薄弱环节,就会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式。每次考试时,这种思维定式就会优先出现,导致一些题目一错再错。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每道错题,找出出错的原因和规律,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政治学科也可以建立“错题本”,将选择题中隐蔽性较强的错误选项、主观题中容易忽略的知识点等整理记录下来,成为日后复习的重要素材。
三、关注时事:拓宽政治视野维度
政治学科具有强烈的时代性,高考题目常常与当前的社会热点紧密相关。因此,在备考过程中,同学们要关注时事新闻,通过阅读报纸、浏览新闻网站等方式了解国内外大事、社会热点问题及科技前沿动态。同时思考这些热点与学科知识的联系,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对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解读。这不仅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和思路,还能够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相关素材和案例,以便在考试中能够灵活运用,从而取得优异成绩。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高考不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心态的比拼。在后续复习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请不要气馁。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不懈地努力。相信通过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和良好的心态调整,你一定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作者系龙岩一中锦山学校副校长,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