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汇”永福:会客厅里话发展


龙媒体记者 傅长盛 刘少雄 通讯员 董美英

2月28日上午,市作协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走进漳平市永福镇,开展以“红土铸魂·时代风尚——走进乡村文化会客厅”为主题的创作采风活动。

参观完花卉展示区、“链上花”主题展示馆、花乡文化馆,作家们在中心前厅和当地干部、花农围坐在一起,一场别开生面的“走进乡村文化会客厅——我们村里的传家宝”座谈会在这里举行。

陈子望老先生早年就从事永福花卉的培育与研究,曾任福建省花卉协会副会长、永福杜鹃花协会会长、永福花卉研究所长。讲起永福花卉产业的创业故事,陈子望如数家珍:“历史上永福有茶花、兰花、瑞香三大名花,规模虽不大,但每年正月初六我们这里有个独有的花市俗称‘花墟’。上世纪90年代,永福传统的花卉跟海外的花卉相比,科技含量差距很大。永福的花卉人员经过反复试验,逐渐攻克了无土栽培技术、设施栽培、花期调控、现代育种等技术,让永福杜鹃花得到国内各个大市场的认可,走向全国,到现在走到海外!”

“心胸开阔,是我们永福花卉产业繁盛的法宝。”一片掌声中,陈木荣接过话茬。陈木荣也是永福花卉产业的先行者和“科研元老”。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陈木荣到广东推销永福花卉时,发现比利时杜鹃非常美,广东每年都大量进口销售。“1991年,我首先通过广东花卉研究所引进比利时杜鹃,在永福进行无土栽培试验取得成功,培育出了本土的西洋杜鹃。经过两代人的努力,如今永福成为全国花卉产业中心,现在每天都有大量客商来永福买花,电商、直播也将永福花卉带向全国!”

永福镇副镇长王传培告诉作家,花卉产业在这里有三大主打品牌,一是永福杜鹃占全国市场的80%;二是永福的素心兰也占了全国市场的80%,其中主要是寒兰为主,有道是“世界寒兰是看中国,中国寒兰看福建,福建寒兰看永福”;三是永福的茶花,全国市场占有率也在70%以上。

“目前,永福镇有七八千人在全国各地卖兰花,同时也吸引了一大批外地的花农前来扎根永福种花卖花。希望各位作家为永福花卉产业发展多多宣传,献计献策!”王传培用简短又令人鼓舞的几句话对座谈会作了总结。

花汇永福,激情满场。作家们纷纷提出帮助永福花卉中心制作宣传画册、采写出版花卉产业书籍、策划世界花卉产业中心等等设想。在春初温暖的阳光下,十里花街,姹紫嫣红,格外绚丽。此刻,不远处的台品樱花茶园里,闻名全球的永福樱花开得正艳,吸引着作家们雀跃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