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一抹穿越千年的宁静


■钟娴

在千年的光阴里,坐落在运河之畔的寒山寺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引来无数游人前往。

来到寒山寺前,映入眼帘的是几米高的寺墙上镌刻的“寒山寺”三个遒劲大字。导游在一旁侃侃而谈:相传这三个字出自两个人的手笔。当年,寺庙方丈请有“一字千金”之称的才子祝枝山题写寺名。因寺庙只能拿出两千两银子,于是祝枝山只题了“寒山”二字。后来,清末书法家陶濬宣补上了“寺”字。

我们穿过拥挤的人群,漫步于这座闻名遐迩的古刹。整个寺庙呈一派江南园林风格:主庭园内绿树成荫,花木扶疏。亭台轩榭、假山池水各具特色。古色古香的殿宇、高耸云天的古塔,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水墨画。

沿着斑驳的石板路行走,典雅庄重的大雄宝殿立在眼前。大雄宝殿前,香火鼎盛。一阵风拂过,带着淡淡的香火味。跨过门槛,一眼便望见殿中央巨大的释迦牟尼佛像。这尊庄严肃穆的佛像,栩栩如生,体现了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艺。两侧沿墙列坐的十八尊罗

汉为明代铁胎鎏金铸造,形态各异,造型生动。阳光透过殿内的琉璃窗,照耀在金身罗汉像上,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色光辉,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祥和。

走出大雄宝殿,我们沿着石板路前行,来到被绿树环绕的藏经楼。藏经楼楼下是“寒拾殿”。殿中立着寒山、拾得的塑像。寒山、拾得是两位在佛学、文学上都有极高造诣的僧人。他们被后世称为“和合二仙”,象征着和谐、友爱。楼上秘藏珍贵佛经、古籍。

寺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藏经楼南侧的钟楼。登上钟楼,放眼望去,一切都显得和谐、宁静。此刻,我的脑海里不自觉地蹦出唐代诗人张继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遥想当年,“安史之乱”爆发。一个秋夜,张继在避乱途中听到半夜时分寒山寺传来的钟声飘然入耳,对着河面上点点渔火,触景生情写下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短短四句诗,却道尽身处乱世漂泊无依的愁苦。现今这口仿唐式古铜钟,成了寒山寺的标志之一。每逢新年,寒山寺都会举行盛大的敲钟仪式。

红墙绿瓦之下,一排排或高或低、或宽或窄的石碑整齐地排列着,这里是充满文化韵味与历史底蕴的碑廊。各种字体争奇斗艳,或遒劲有力,或细腻温婉。其中不乏江南才子文徵明、唐寅所书的碑文残片,还有岳飞、康有为等名人的诗碑。这些碑刻每一笔每一划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深远的文化。我伸手轻抚那些石碑表面,心中不禁涌起对古文化的敬畏。

枫江楼是寒山寺的特色建筑。楼不高,却典雅。红柱绿瓦,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匠人技艺精湛。走进其中,一股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陈列着的罕见文物和艺术品,无言地诉说着寒山寺的兴衰变迁。我不自觉地放慢脚步,仔细品味这些艺术品,感受岁月的沉淀。

离开时,我转身再次凝视这座古刹。感觉一切红尘喧嚣都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