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记忆
■张武昌
远离故土,漂泊在外,中秋节是游子最想家的佳节,“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大地情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每个佳节都有一个主旋律。人生在世,远离故土,身处异乡,谁都无法忘记成长过程中,在故乡发生的点点滴滴故事和亲情的记忆。把故乡和亲情与美丽的月光联系在一起,就能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产生强烈共鸣。
中秋来临,夜晚的月光如镜,我站在公司的阳台上,将心中流淌的乡愁淋漓尽致地融入月色,看到了故乡诗情画意的美卷:连绵起伏的群山,竹林在秋风中不停摇曳;涓涓的小溪流水,如玉带般蜿蜒曲折;层层的梯田上,金色稻浪在翻腾;土楼屋顶上的炊烟,像扭动着小蛮腰的美女,美好的一切在脑海中呈现。
小时候,每到中秋,月亮就像一只大大的簸箕似的,静静地悬挂在广袤的天空上,散发着银色的光辉,温柔地抚摸着大地上的山山水水,照亮着人世间的家家户户。给予万物养料,给予大众勇气。
“万里碧空如洗,寒浸十分明月,帘卷玉波流。”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不在身边、客居异乡的亲人。在思乡人的眼里,故乡的月色总是格外明亮。
对于我来说,童年的中秋节也是迷人的,我最喜欢吃糍粑(糯米糍),也是这个佳节,住在附近的亲戚会用搪瓷盆装盛糍粑,送来给我的祖父品尝。芋子包、糍粑是中秋节最常见的美食。打糍粑也是一种传统的节日风俗,在农村,刚刚完成秋收,即遇上中秋佳节,村民通常用糍粑、芋子包来庆祝及招待亲戚朋友。
制作糍粑的过程比较繁复,将糯米用水浸泡一天以上,滤干水之后蒸熟。再将蒸好的糯米放在石臼里面,用大木槌等工具舂烂至胶状。通常由两个人配合进行,一个拿着木槌站着敲打,另外一个蹲着用手将糍粑揉成团状,每打一下揉一次。将这团胶状物放入洒上糯米粉的器皿中揉搓,然后制作成小圆粒,再在上面撒上白糖拌炒花生碎,以及炒芝麻即成美味糍粑。
我们吃着糍粑、芋子包,看着天空上的月亮,觉得特别亲切,感觉那月亮跟我们有着密切的关系。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与月亮互通神韵,点缀着中秋之夜的欢愉;空气中还弥漫着桂花的幽香,令人心旷神怡。楼坪上,长辈们摆上一张正方形的桌子,上面放着月饼、柚子和茶具,围在一起聊天赏月。最吸引我的是,那只又大又黄的月饼。
此刻,长辈们常给我们唱的客家歌谣也在耳边回荡:“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前一口塘,畜个鲤嫲八尺长,头节拿来食,尾节拿来讨哺娘。讨个哺娘矮墩墩,煮个饭仔香饽饽;讨个哺娘高天天,煮个饭仔臭火烟。”
来到了他乡,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现在过中秋节,五花八门,大家都会准备好高档月饼、高级水果,再做上几道好菜、沏上一壶好茶、打开一瓶好酒,迎接中秋节,一家人一边喝茶、喝酒,一边聊天赏月。
自古以来,明月是个永恒的主题,千百年来她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在咏月中倾注了文人的爱恨情仇,描述了他们人生中的悲欢离合,同时也展示了他们的人生际遇。月亮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丰富的象征意义,月光是美丽纯洁的象征,她创造了许多优美的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们相思情感的载体,寄托了恋人之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自古以来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当游子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的遐想。
中秋月圆思故乡,我深深明白,那浓浓的乡愁里蕴含着父母无尽的惦念与牵挂,以及他们辗转在田间地头的身影,这些岁月的涟漪时时刻刻在我的心中萦绕。“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正是这种“明月千里寄相思”的离别,才有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