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街道创新“N+”河长制工作模式


“街道工作人员把河里的淤泥、枝叶等清理后,既拓宽了河面,又增强了泄洪排涝能力,环境卫生也变好了。”近日,望着畅通的河道,新罗区西城街道居民王阿姨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以来,该街道以推进河长制工作为抓手,通过“N+”河长制工作模式,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活力转化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内生动力,构筑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堡垒,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河长制工作新格局。

党建引领是把好河长制工作的“方向盘”,是实现党建工作与河长制工作完美融合的基石。西城街道通过建立街道、社区两级党组织一把手担任河长的工作机制,以群众诉求为导向,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河道专管员等合力开展护河、巡河、宣传等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河道治理的先锋示范带头作用,着力打造一套“党群联动机制”。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巡河110人次,开展清河行动5场次,清理各类垃圾7车,清理整治菜地约5000平方米。

西城街道把人大代表加入到“河长制”工作队伍中,构建了“人大+河长”的工作模式,常态化深入一线开展巡河和督促工作,激活治水“细胞”,保障了河道治理各项工作的落深、落实、落细。今年以来,街道人大化身“河长制”宣传员,多管齐下开展各类宣传宣讲6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倡议书150余份,在西城营造了保护碧水清流的良好氛围。

此外,西城街道通过“警长+河长制”的联动机制,形成铁腕护河新体制,持续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有实”向“有力有为”转变。今年来,累计出动警力12多人次,执法人员10多人次,河道警长巡河38次,发现并解决问题18个,全力护航西城水资源保护工作。同时,西城司法所探索制定“司法+河长制”联动机制,针对社区矫正对象特点,动员矫正人员组成志愿者队伍参与河道清理、巡河护河等公益活动,充分让社区矫正对象融入社会。截至目前,该队伍已开展9次护河公益活动,累计参与100余人次,发放普法宣传材料200余份,间接、直接服务群众达100余人。

(融媒体记者 罗焕辉 通讯员 肖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