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连于东肖溪连『番客楼 』


龙岩东肖溪连村之番客楼

陈健 文/图

甲辰(2024)重阳节翌日,余与荣奇君一道,探访龙岩市新罗区东肖镇。在镇党委有关领导的引领下,流连于溪连村“番客楼”。

龙岩市新罗区(原龙岩县)是重要侨乡。2022年10月出版的《龙岩(新罗)华侨史》称:“东肖是龙岩县的主要侨乡,移民出国的华侨占全县华侨总数的近五分之一。”有关资料显示,东肖镇溪连村村民只有2000多人,海外侨亲却达10700余人,可谓家家户户有华侨亲戚,为典型的华侨村落。

明清以降,闽、粤等地习惯地称东南亚地区为南洋,盖其位于中国的南面。19世纪中叶以后,我国东南、华南沿海民众,由于种种原因,不断有人迁徙到东南亚“下南洋”讨生活。古时将南洋区域称作“番邦”,于是华人下南洋到东南亚各国去谋生叫着“过番”,居于此地的华侨回到家乡也就被邑人叫着“番客”。

溪连村有不少华侨回到家乡修建的住宅,其建筑风格与当地传统的民居风格有异。因此,这些由“过番”的“番客”建造的楼房,就被称之为“番客楼”。

在溪连村,首先来到了位于龙岩大道旁的“潮海楼”,它是旅居印尼华侨张潮海、张炳昆兄弟于1948年修建的。其精美的拱门、敞亮的阳台,透着南洋的元素,虽经岁月的洗礼,却依然风姿绰约,端庄靓丽。1951年3月,厦门大学内迁龙岩时,理学院就“落户”于此,时任学院院长的卢嘉锡等著名教授和年轻教师曾居于此,“厦大人”与楼主结下深厚情谊的同时,也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基因。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一年,考取厦门大学的龙岩学子有近60人,后来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林鹏,便是当时其中的一员。

于“南洋风”浓郁、蕴含古色古香的“艺丰楼”前,看到了造型极其厚重的大门,其上部中间位置是优美的花型走势,顶上塑有神兽,神兽之左右两侧,对称塑着直指蓝天的圆和尖之造型,正中有“艺丰楼”三个大字,表明了斯楼之名号。大门门楣上用行楷书写的“百忍家风”四个大字,喻此楼主为张氏人家。大门内,楼房格局别有洞天,一侧的墙体为朱红色,主楼浅蓝的门窗,配以淡黄的墙体,与当地的其他楼厝格调截然不同。充满“南洋风”的“艺丰楼”是由新加坡华侨张汝鳌于1947年兴建的。

“振声楼”是印尼华侨张松声于1961年兴建的,算是众多“番客楼”中的“小字辈”了。从外表看,黄墙配朱门,灰瓦边沿由绿色漆线勾勒。据介绍,整座楼内设有主大厅、会客厅、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阳台,以及休闲长廊、卧室、储藏室、厨房、餐厅、卫生间等等,生活所需的各种设施一应俱全。其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水磨地板、吊棚天花板、纸灰打蜡墙面,是当时别墅式建筑中的佼佼者。

溪连村中规模最大的“番客楼”为“玉声楼”,1951年由印尼华侨张德镕修筑的。其院落阔大,主楼的正南为灰坪、花园,围墙内种着各种花草、树木,俨然是一座花园式别墅。楼主张德镕先生前后担任过印度尼西亚沙汉华侨总会主席,棉兰华侨总会副理事长,新中国成立后归国,历任龙岩县、龙岩地区侨联主席,福建省侨联常委,全国侨联委员,福建省人大第二届至第五届代表,龙岩市(县级)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

“五星楼”是由华侨张灼林、张锦河、张振树、张镇江、张华木昆仲于1951年修建的,饰以红色的墙体十分醒目。用“五星”冠以楼名,有着深厚的内涵,既表5位兄弟,又寓新兴的人民共和国等深刻内涵,体现华侨文化丰富的底蕴。主建筑位于中段,为两层居室,共有5套,兄弟5人均有一套。各套的客厅屏风,都用该套的主人名号镶以对联,寓意丰富,文采斐然。

潮海楼、艺丰楼、振声楼、玉声楼、五星楼等,大多建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仅振声楼建于1960年代),其基本保存完好,且相对集中,形态各异,既有当地传统建筑元素,亦融入“南洋”建筑风格,体现了浓浓的侨乡风貌,特色尽显,寓意丰富。

流连于座座“番客楼”,感受着浓浓的“南洋风”,余心轻如云,思绪飞扬——

龙岩华侨历史悠久,华侨文化和侨乡风情积淀深厚。《龙岩市志》记载,清咸丰二年(1852)就有龙岩人出国的记录。早期的龙岩人出国多为“华工”;清光绪年间始,逐渐出现了到南洋各地谋生的情况;民国时期,龙岩人出国下“南洋”者日增,至民国二十九年(1940),侨居在南洋的龙岩人已经达到8450多人。“初抵南洋的岩侨,多充当学徒、杂工、店员、帐柜等,他们勤劳刻苦,稍有积攒,或做小贩,或合伙开设杂货铺”。其时的岩侨多为小康,少殷商巨贾。20世纪20-40年代,岩侨在南洋商埠中任“帐柜”者众,众“帐柜”基本上能左手打算盘,右手记账,速度既快而且十分准确,名声与海南岛侨人经营的咖啡相齐,南洋一带广泛传有“海南咖啡,龙岩帐柜”的美言。1920年代中期起,于家乡龙岩读完小学、中学的“后生人”,相继到南洋从事教育事业,传播文化。先后到南洋的龙岩人,在从业上实现了从劳工到小贩、从经商到教职的嬗变,他们每一点、每一滴的付出,都在认真刻苦努力地创造着财富。

龙岩人在南洋的打拼是十分艰辛的。但他们始终心系祖(籍)国、桑梓和亲人。“赤子侨心故国梦,血脉相连桑梓情。”抗战时期,许多华侨捐款捐物,支援抗日,筹钱筹款,赈困济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多华侨以不同的方式报效国家,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新中国建设中。

一座座“番客楼”,叙述着一个个故事。他们不仅仅是人们居住的场所,更是华侨历史和文化的见证,这些建筑的背后,沉淀的是海外侨胞无尽的乡愁,蕴含着侨乡的人文特色和时代变化的沧桑,它们若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似纽带,联系着祖(籍)国与海外,承载着侨胞的乡愁、家乡的深情厚谊和广大子孙后代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