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绘就乡村新美景——
“废房”变公园 幸福看得见
■通讯员 熊川
“还绿于民、还园于民,老百姓最喜欢了。”昨日,站在永定区城郊镇桃坑村新落成的“伯公灯”主题公园内,八十多岁的老党员郑瑞兴开心地说。这里曾经空心房和厕所众多,垃圾遍地。经过治理,变身为花草芬芳、充满红色元素的主题公园。
桃坑村拥有丰富的红色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党建资源。该村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对全村的42栋空心房进行全面拆除,并投入100多万元打造“伯公灯”主题公园;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领村民发展壮大蜜柚种植、蜜蜂养殖等绿色产业;打造桃坑村蜜蜂养殖合作社示范基地,积极拓宽销售渠道,成功帮助32户会员农户增收,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约20万元。
类似桃坑村的蝶变,在永定的农村不断上演。以前,龙潭镇枫林村煤灰漫天、污水横流,成了当地居民眼中“顽疾”。煤炭关停后,龙潭镇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村里的危房、空心房、进行全面拆除,做到应拆尽拆。同时,村里投入276万元用于建设口袋公园。如今,这里处处绿意盎然,花香四溢。“龙潭镇围绕蝴蝶兰这一富民产业,以枫林村的万花园林为龙头,辐射带动蝴蝶兰产业链,延伸蝴蝶兰上下游产业链,走出了一条‘党建’+‘产、学、研、教、销、游’为一体的矿区转型发展之路。”龙潭镇党委书记吴才开说。
今年以来,永定区共拆除危房、空心房1038个,拆除面积达14万平方米,打造美丽乡村庭院990个,美丽乡村微景观237个,美丽乡村小公园75个,美丽田园6个,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