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这个“建国”不一般
■ 罗炳崇
朋友圈中,名字叫“建国”的着实不少,但在陈建国的名字前,我特意标注了一个大大的星号。走进陈建国的世界,如满天星辰般闪耀着“全国自强模范”“全国自强创业之星”“省部级劳模”“福建十大杰出青年创业导师”“龙岩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的光芒,这个“建国”,还真的不一般呀!
陈建国出生于莆田,三岁那年因小儿麻痹症致残,小学时随父母到龙岩读书,因行走不便,经常受到一些同龄人的嘲笑。但他没有自暴自弃,相反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活成别人不敢小瞧的样子。十六岁时,他到金店当学徒,但打金需要踩踏鼓风机,他的脚使不上劲。为了克服自己的短处,他每天坚持步行好几公里。如果是一个平常人,这算不了什么,可对于陈建国来说,每迈出一步都异常艰辛,脚底经常流血起泡,每走一段则大汗淋漓,但他从不轻言放弃,无论刮风下雨,一天也没落下,咬牙坚持半年多,腿部力量有很大改观,终于能轻松地踏上鼓风机了。
学成出师后,他开了一家金店,因手艺好、价格低、服务优质,生意很是火红。好口碑带来好收成,短短四五年时间里,他就开了7家分店,还开办起珠宝首饰公司,赚得人生第一桶金。正因为陈建国的自信与坚韧,使他在面对命运的不公时能够昂首挺胸,勇毅刚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身残志坚”的精神内涵。
因为苦难相通,陈建国深知残友的艰难与不易,他希望能把自己的这份自信和勇气散播出去,帮助更多身背病痛的残友。最初,他通过各种渠道为经济困难的残友筹措善款,为他们免费安装假肢、赠送轮椅、提供法律援助等,并先后组织轮椅伤友康复学习、残友免费体检、书画笔会义卖助残等活动50余场。担任福建省肢体残疾人协会副会长、龙岩市肢体残疾人协会会长后,他的目光始终不离弱势群体,坚持不懈地为困难残友排忧解难。二十多年来,他带头为贫困山区捐资修路,为贫困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社会弱势群体捐钱捐物达上百万元。
在助残过程中,他觉得如果只是单纯为残友解决眼前的困难,那还远远不够,这个群体更需要的是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13年,陈建国投资创建残疾人网络创业服务中心,集中解决130余名残友就业问题。2017年,他又自筹资金创办残疾人互联网孵化基地,先后举办云客服类、菜鸟类等培训班近50班次,共培训残友1600余人,实现就业1200余人。同时经基地孵化培训1000余人,除留在基地就业者103人,其他居家就业者900余人,基本都过上自主创业的新生活。基地也因此被授予“全国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全省扶残助残先进集体”“福建省众创空间”“龙岩市扶残助残成绩突出集体”等荣誉称号。
陈建国始终致力于为残友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唤起他们心底久违的“爱”,让他们不仅拥有自立能力,同时也能敞开心怀,寻找心仪的另一半。他的无私人格,感动上天,自己如愿迎娶了才貌双全、温柔贤惠的健全人妻子,膝下两个孩子健康可爱,一家和和美美,生活美满。基地在他的热心操持下,已促成残友家庭恋爱组合50多对。如长汀小伙小刘因小儿麻痹症致残,成年后工作一直不顺,参加培训后留在基地工作,同
时在基地找到了优秀的另一半,两夫妻月收入近2万元,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小刘感恩地说道:“感谢陈会长,感谢基地,让我在这里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陈建国正因为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更深切体会到,身体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我放弃。他之所以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办好基地,目的就是要帮助残友扫除阴霾,迎接阳光,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把握未来,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个“建国”确实不一般,他以无比坚韧的生命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生动演绎了一曲激昂的人生意志赞歌。众多残友在他的引领下,找到新生希望,实现事业梦想,真正走向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之路。陈建国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面临何种困境,只要有决心、有毅力、有爱心,就一定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