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新农人陈麒文——

逐梦田野,打造“花样经济”


通讯员 陈惠

2日,笔者来到位于漳平市永福镇的金兴园艺,只见总经理陈麒文盯着屏幕上长长的报表说道:“最近都忙着给客户发样、报价,有些出口订单量大、时间紧,得赶进度。”

要想形容元旦以来陈麒文的工作状态,“脚不沾地”四个字最为合适。

“春节期间我们都在忙着打包出口东南亚的订单,由于东南亚地区春节习俗和我国珠三角地区相近,都有贴春联、买年宵花等传统,今年东南亚地区的年宵花需求量很大,我们的出口量也有所上升。这段时间是杜鹃花的盛放期,订单量也是不断地增加。”陈麒文打开微信向笔者展示聊天记录里密密麻麻的订货消息。

金兴园艺由陈麒文的父亲陈金才于1995年创立,是永福杜鹃花种植龙头企业。二十年前,为了延伸杜鹃花的产业链,陈金才苦心钻研和精心培育,成功开发了“高山流水”“富贵游龙”等多种造型杜鹃,杜鹃花实现了景观化,其附加值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80后陈麒文曾留学美国学习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回国后在杭州工作。2014年,他看到家乡花卉种植与销售的巨大潜力,豫然回到家乡永福,在慢慢接触了解杜鹃花的过程中,他对杜鹃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了学习技术,陈麒文参与培训、翻阅资料,认真向父亲及身边的农户请教学习,从选苗、栽培,到施肥浇水、预防病虫害,泡在基地里一步步摸索实践,边学边干,边干边学......从“门外汉”变成了“小能手”,陈麒文得到了父亲的认可,放心地将接力棒交给了他。

接棒后,陈麒文不但延续了父亲的花卉造型创新之路,还不断地拓宽销售渠道。得益于国外留学的经历,让他对花卉的经营销售产生了更多的思考:如何让金兴园艺走得更远?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花卉的价值?

“传统的花卉产业需要再升级,除了要精心培育独具特色的造型杜鹃,还需要借助‘互联网+’,进一步拓宽杜鹃花的销售渠道。与此同时,还需开拓海外市场,让世界看到永福杜鹃花之美。”这些年来,陈麒文不断探索花卉营销推广新模式,加快推进“花卉+旅游”新模式,同时也通过网络销往海外等更为广阔的市场。

“互联网销售给了花卉更多的可能性,销售渠道变多了,花卉销量也是逐年上升。粗略估计,线上年宵花的销售量已达300万元。”电商行业的兴起,给永福花卉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很大一部分农民重新回归种植行列,当地的花卉品牌也进一步打响。走上电商平台后,短短几年时间,永福镇通过网络平台销售的花卉已经占到了总销量的一半。

“接下来,我们公司将继续坚持走科研育种道路,并把育种、生产、旅游集成一体,加速推进旅游产业化。今年3月,我们筹划已久的杜鹃花谷也已开始动工建设,项目建成后,永福的旅游品牌将更加响亮。”陈麒文对杜鹃花种植与经营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言辞中充满了新一代园艺经营者的创新精神与干劲。

“坐上了农业这条船,就得一直不停地往前划,因为承载的是这个行业和许多农民的希望,没有退路。”陈麒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