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山书社:传播马列主义的进步团体
■ 符维健
1923年夏,“奇山书社”在龙岩城东平学校召开第一次社员大会,通过简章,公推干事,决定扩充油印物《同声》的内容,增加新栏目,改刊名为《岩声》并公开出版。同年9月1日,寓意龙岩革命之先声的《岩声》正式创刊问世。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迅速发展。闽西在北京、厦门、广州等地求学的革命知识分子,不断地向闽西传入新文化、新思潮。“北京的新潮流,已经流到万山重复的龙岩来了!《新青年》《新潮》等书,也渐渐卖到龙岩来了。”
《新青年》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介绍欧洲的共产主义运动及其革命理论。但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新青年》也介绍了巴枯宁、伯恩斯坦、克鲁泡特金,甚至宣扬了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批评。这种现象,在尚未建立起共产党组织的中国,一些早期的共产主义者在理论上一时还难以识别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各种机会主义派别的面目,是不奇怪的。
1920年,远赴江西经商的邓子恢,在崇义县杰坝的偏僻小镇上,同样也读到了无政府主义一类的书刊,并受到影响。从1920年年底到1921年,邓子恢逐渐摒除了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潮给予他的影响,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邓子恢的这一重大思想转变,是在他1920年年底读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之后发生的。他感觉到:“看了《共产党宣言》,感到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中国只有走这条路才行,这就放弃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确定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邓子恢等革命知识分子抱着“先从改造个人做起,而后及于改造社会”,“把点点滴滴心血献给人民”的决心,热心地到处“寻找一条救国救民的真理”。他们深深感到,只有走马克思主义指出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道路,才是唯一出路。
1921年春,邓子恢从江西崇义回到龙岩,在家乡白土(今东肖)桐冈学校担任短期的小学教员。当时龙岩县长杜连茹与驻军勾结,包揽诉讼,操纵金融,政治腐败。邓子恢对这些恶劣的社会现象十分不满,“思有所以改造之”。邓子恢在“改造个人和改造社会”的思想指导下,便与陈明、章独奇、林仙亭、曹菊如等一批进步青年,在白土奇迈山下组织“奇山书社”。书社成立后,吸引了一批向往革命的青年知识分子和小学教员入社,发展至200余人。书社购买很多新书,其中包括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文集,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以及进步刊物《新青年》《新潮》《向导周刊》等。制订了书刊借阅制度,社员在书社学习研究,探讨改造社会良方,并把读书心得印成《读书录》,第二期更名为《同声》。
1921年下半年,邓子恢从他的同事那里获得了一份由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读完《湘江评论》,邓子恢的心中感到无比舒畅。他被那些震撼人心的呐喊激动着,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不久以后,他给在江西经商的同乡好友曹菊如写信,兴奋地告诉了他在家乡读到《湘江评论》的情形和感受。许多年后,曹菊如回忆起邓子恢给他的这封信时感慨地说:邓子恢他们那时候在龙岩能够谈到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以及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这些可以说是真正的马列主义开始(在龙岩)传播了”。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面目由此焕然一新。奇山书社的这批进步青年在旧军阀残暴统治下的闽西,传播马列主义,宣传新文化。1923年9月1日,《岩声》在发刊的第一期,阐述了刊物的宗旨:“本社最伟大之使命乃在:改造旧社会,宣传新文化。”《岩声》月刊创办,尤其在传播马列主义方面起了先导作用,成为龙岩20万民众舆论中心,顽强地战斗了整整三个年头,锋芒直指北洋军阀、帝国主义和官僚地主阶级。《岩声》发行至12个省30多个县市,远播东南亚,影响深远,对龙岩的知识分子起了启蒙作用,为闽西党组织的建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岩声》在福建率先传播马列主义,宣传新文化,是福建创办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发行范围最广,因而也影响甚大的进步刊物。
“革命理论为群众所掌握,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便产生了伟大的力量,从而改变了整个历史的进程。”“奇山书社”走出了邓子恢、郭滴人、陈明、曹菊如等一批著名革命人物,在中国革命史上熠熠生辉,光耀千秋。
(作者系新罗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原四级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