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之喜
■ 范晓莲
汉族的成人礼仪由来已久,大约始于西周。男子成年礼称“冠礼”,女子成年礼称“笄礼”。
冠、笄之礼是华夏礼仪的起点。《礼记》云:“夫礼,始于冠”“男子二十,冠而字”。冠礼为何非行不可?《礼记》解释:“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如此说来,不懂礼义者不为人,不行冠礼则一生难以“成人”。为步入成年的青年男女举行冠、笄之礼,是要提醒人们:从此,不再是无知的“孺子”,不能再躲在父母的羽翼之下,而应勇敢承担起家庭和社会赋予的责任、履践美好的德行。
客家男子16岁行冠礼,女子则15岁行笄礼。行礼日期一般选在成人者生日或对其有特殊意义的日子。日期既定,则发帖邀请亲友参加。举行冠笄礼之后,他们就要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张罗婚事了。
汉族成年礼延续数千年,至清朝时逐渐式微甚至消亡。
近些年,成人礼再度兴起。国家法律规定,不论男女,年满18周岁即为成年。18岁,意味着生活目标更明确;成人礼,承载着增强“长成意识”的使命。如今许多学校均举行学生成人礼,满满的仪式感令人感慨。
成人礼是一种唤醒、一种激励、一次心灵洗礼。成人仪式是短暂的,但成长的道路却很长。愿年轻人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忘初心,铭记当日誓言,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成为一个真正大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