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边村,别样魅力


□ 陈龙林 文

一个周末,跟随漳平市作协采风团,从市区出发,沿桂月线(原省道岭和线)上三重岭,过“吊在半天中”的永福山间盆地,越龙宫山,下朝天岭,一路南行,来到了元沙村。

元沙村,因处元沙溪畔而得名。它与岭下、适榕、古溪等村落连成一片,位于永福之西南隅,属岩(龙岩)南(南靖)漳(漳平)边境地区。这里崇山峻岭,交通阻塞;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敌人统治力量薄弱,最适宜共产党发动广大劳苦群众打游击,是岩南漳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守卫闽西中央苏区的东南前哨阵地。

元沙在土地革命战争中贡献卓著:竹下“辉益公厝”是南福区苏维埃政府驻地;有名的“漳平红色娘子军”即南福区妇女游击队也在元沙万善庵成立,其中元沙山坪后厝楼为队部驻地、下庵厝为活动据点;攻打漳州的东路军主力部队驻扎元沙时,得到当地群众的军需供应和后勤补给,尤其是南福区妇女游击队在支前、参战中表现突出,深受东路军的高度赞扬;在国民党实行保甲和良民证制度、搞移民并村、烧杀抢“三光”政策,“清剿”红色武装时,游击队员和当地群众仍勇敢机智配合红八团开展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他们用“串担装盐”(捣通扁担竹节,往竹筒装物品)、“双层桶装米粪”(上层装肥料,下层装米)、“大蒲包装饭”等办法,越过敌人封锁线,冒着生命危险为红军送米、盐、药和日用品。尤其感人的是,南福区妇女游击队的37名队员在锯齿仑用山石与敌粤军938团激战,大部分壮烈牺牲,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巾帼英雄之歌。解放后,竹下、圳口两村被评为省级革命基点村。

走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我目睹了当年交通线上重要节点竹下“进南公楼”的一段残墙,令人感慨。这是当年红军为了破除这一障碍楼而与群众达成协议自行烧毁而留下的。在南福区苏维埃政府旧址“辉益公厝”,聆听南福区的革命故事,思绪仿佛回到了当年那个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移步圳口“岭下革命烈士纪念亭”,气氛顿时庄严肃穆,内心涌起了对革命烈士深深的敬意。纪念亭建于1963年,呈五边形,亭顶画有五角星,亭中纪念碑碑文,主要记载1930年至1949年,大岭下、世旺、内佳山、坪仑、山坪和麻南溪等村的革命斗争事迹及48位(其中元沙6位)烈士英名。

元沙不仅有着感天动地的革命文化,而且与南靖插花交界,与南靖在土地建筑、生活经济、民情风俗等方面相互交织,融合共生。

元沙小学是一所“跨地市建设”的学校,学校新建教学楼,有一小块土地属南靖县月星村所有,每年要向月星村支付象征性租金。计划经济年代,元沙村粮仓建在南靖土地上,至今犹存。而在元沙桥头,我看到村道的房子门牌上写着“月星村元沙××号”感到纳闷,问后方知这里属于南靖月星村元沙组,但位于漳平永福镇元沙村内,因而形成“元沙村里有元沙组,元沙组不属元沙村”的独特情景。这里还有元沙村民“一房跨两县”,两地市(县)建筑不分家挨在一起,听说此类现象还有很多。

元沙以种植毛杜鹃、红花檵木、罗汉松等绿化苗木为主要产业,兼营林业,元沙人历史上常到南靖下窟盂圩去做买卖,多与南靖人发生经贸往来。

元沙人主要为永福陈氏开基祖五八公派下的九三公、九二公后裔,分布在下楼、圳口、竹下、坑仔洋等自然村落。他们中多有与南靖人互相通婚,两地人之间很多是亲戚关系,常来常往。元沙人讲永福话,但略带南靖口音。相邻的月星村受影响也讲永福话。元沙有座兴宁宫,创建于宋代,祀奉“救产护胎佑民女神”陈靖姑,月星村的人也常来朝拜。陈靖姑信俗文化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美丽清澈的元沙溪缓缓流淌,流过村中的那座三孔桥,流向南靖大地。当流域文化与行政区划相互交织碰撞,便迸发出元沙红色边村的迷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