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基层法庭

打通司法为民“神经末梢”



□融媒体记者 陈志强 通讯员 邹海莉


“车子才买不久,却一直有顿挫感,肯定有重大质量问题。”日前,张先生称其在新罗区龙门某汽车销售店购买的小轿车变速箱一直存在异响,该店依照张先生的意愿,申请更换了原厂变速箱。但张先生试驾后依旧觉得问题没有解决,甚至质疑该店没有更换。

接到申请后,新罗法院龙门法庭根据汽车消费纠纷诉非联动机制,联合市场监管所进行调解,最终使矛盾纠纷得到圆满解决。为让干警扎根服务基层,让普通案件在基层法庭及时得到解决,龙岩两级法院努力打通司法为民“神经末梢”。

优化布局 专业化化解矛盾

市中院立足强基导向,不断优化法庭布局,挖掘法庭亮点,积极回应多元化类型化司法需求,因地制宜、有力有序推进新时代人民法庭专业化建设。为解决汽车消费纠纷,毗邻龙岩汽贸城的龙门法庭,联合多方建立汽车消费纠纷诉非联动工作站,构建三方联动、三级调解的工作机制,提供“一站式”多元联动调解服务,实现了行业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紧密衔接。

随着中心城区快速扩展,计时就近参与诉讼的便民举措效果有所弱化以及中心城区房地产领域矛盾增多等问题,为提升专业化审判水平,经过优化布局,东肖法庭专门负责审理新罗区范围内涉及房地产类型的案件。

“我们积极鼓励干警扎根基层、奉献基层,让人民法庭真正成为年轻干警的锻炼基地和骨干力量的培养平台。”昨日,市中院干部处处长许水华如是说。据悉,目前每个人民法庭都形成了一支梯次年龄结构适应工作需要的人民法庭队伍。

一法庭一特色 满足多元需求

上杭才溪是中央苏区第一模范乡。才溪人民法庭干警弘扬才溪乡调查精神,一棒接着一棒干。该庭“红土法官”创建的“民情四调查”、“五心”调解法,打通了司法调解“最后一公里”,成为当地创新司法服务的一块“金字招牌”。

“孩子的抚养权归我!”近日,黄某与陈某因孩子抚养权问题闹上法庭。两人未婚育有一女,关系破裂结束同居关系后约定孩子归黄某抚养,但孩子一直由父亲陈某抚养照顾,为此双方发生争执。

为妥善化解纠纷,才溪法庭副庭长赖小华多次到当事人家中了解情况,运用“家事民情调查”工作机制,将“调查走访”与“多元化解”并轨并行,联合村委、司法所等部门综合施策,最终促成调解结案,妥善解决了孩子抚养问题。

“民情四调查”“五心”调解法,是才溪法庭满足群众多元需求,不断创新家事审判机制,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进一步提升司法服务能力的缩影。

根据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案件区域分布等因素,市中院全力打造“一法庭一特色”。古田法庭成立全省首个“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合议庭”,用司法助力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市中院联合漳平法院在永福法庭设立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司法服务中心,切实维护台胞的合法权益;坎市法庭在枫林村设立全省首个“驻矿企村(居)法官工作室”,将法庭“搬到”矿区,及时就地诉前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据市中院民一庭庭长张静瑜介绍,在普法宣传方面,市中院积极将人民法庭打造成普法“宣传站”,借助典型案例、特定时节、场所,变公开庭审为生动鲜活的法治公开课,将生硬、繁杂的法律规定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切实拉近司法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据悉,目前龙岩全市范围内共有17个人民法庭,17个人民法庭共管辖94个乡镇(街道),人口210.84万人。今年来,17个人民法庭共审结各类案件7659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