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院小聚


□ 郭黎春

珍革命成功,于12月光荣退休。

她是“丽人行”里第一位退休的人。我们策划了一个隆重的纪念庆祝活动,为聚会寻个冠冕堂皇的由头。

拍照品茗聚餐,时间约在周六,地点选在问源堂。

这是一座相对独立的小院,为传统骑楼式建筑。隐于网红街一隅,闹中取静。

若说青灰色面砖是它的衣,装点小院斑驳历史,石门上的对联“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便是它的魂,诉说着十八堂的品格与历史沉淀。

齐腰高的卵石围墙,被绿植鲜花占领。不必说墙头娇艳的月季,不必说墙角吐芳的凌霄与含苞待放的梅花,仅是有花中君子美誉的兰花,就让你应接不暇——寒兰、墨兰、文心兰、卡特兰、石斛兰……幽兰盛开,清逸品格,淡雅兰馨,足以陶冶心境、治愈心灵。

各种石斛将西北面格栅装点成墙。东南角的木柜上,宝莲灯花开七八枝……林林总总的植物,给小院平添几许生机!

庭院里,白色阳伞撑起木质纹理茶桌的天。于伞下煮茶论道,颇有得一隅兮得天下,品一茗兮品人生的悠然自得!茶盏、茶色、茶香与品茗融为一体。

一花一草,一砖一石,一景一物,平凡简朴,却处处彰显小院主人的品位风雅!置身其中,无须他物,一茶一友足矣!任尔喧嚣繁华,我自心远地偏。斯是陋室,吾有德馨。

在小院,以“纪念”的噱头请小蒋帮我们拍照。

年近五十的小蒋,依然青春洋溢、阳光帅气,好似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他热衷登山徒步、健身摄影。别人生存谋的是生计,而他谋的是品质。一字之差,足见其精神之丰富。追求美好生活,做简单的人,不争不抢,知足常乐!

小蒋说,拍照就要展现最美的一面,所以衣着妆容要讲究。此语一出,众“丽人”心慌:穿什么衣服,买哪种鲜花呢?

忐忑不安中,着一套备一套,买了向日葵、洋甘菊和勿忘我各一束。

十点许,小蒋搬出长枪短炮,着手取景、调光、构图、试镜,招呼我们依次出镜。

要肢体、神态与景物气场高度一致,方能出好片。怎奈,面对镜头摆拍,就连平日里最洒脱的我,也不免拘谨。幸好,小蒋耐心有余,努力强化我们的镜头感,既是摄影师,又当导演、模特。言行并用,边引导情绪,边抢抓每一隙的放松,把他心中最契合的人、物、景意境构思在单反里充分融合,在咔嚓声中定格我们美丽瞬间。

对于美,女人们总是苛刻。既要整体和谐,又要个体无暇。手臂太粗、头发乱了、丝巾散了、站得太远……诸如此类细节,都可能是一张照片被舍弃的理由。如此挑剔之下仍有不少唯美成品。

出镜的人儿努力寻找与摄影师的默契配合,候场的人儿忙于欣赏别院的景致,享受别院的风情。期待、等候、轮换出镜中,时间悄悄流逝,谁都忘却原本的品茗计划,直到小院迎来新的熟客,娴熟地烧水冲茶迎客。我们也堂而皇之地茶来伸手,见缝插针地端起茶杯,品之,配之以果点。这品茗聚餐之名,也算是勉强兑现了。

在完成集体出镜后,以退休之名行拍照之实的活动于晌午完美收官。

别院小聚,珍藏美好回忆。艳羡别院之境,安之若素;满足美好定格,怦然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