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芬芳话岩山


果园采摘。

□ 陈寿南 文/图

三月桃花满山红,七月桃子遍地香。这是游人到被誉为“中国水果之乡”“中国水蜜桃之乡”——龙岩市新罗区岩山镇赏花摘果的愉悦感受。唐代诗人杜甫的“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的著名诗句,描绘了桃花盛开无与伦比的绯红艳丽景观;明代诗人刘崧的“海霞点红王母颊,玉团中涵秋水色”的著名诗句,道出了人们品尝白里透红人桃子的甘甜与芬芳感受。

岩山,距龙岩中心城区38公里,沿203省道驱车半个多小时。这里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盛产水蜜桃和芙蓉李、高山葡萄等水果;这里平均海拔750多米,千米高山10座,还有一座龙宫山1400多米;这里由于海拔较高、光照充足、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等因素,有利于水果糖分的转化积累,因而,生产的水果水分充足、甜度较高,让人适口,赞誉不绝。

“三月赏桃花,七月摘桃子。”三月的岩山,桃花盛开,满山绯红,如诗如画,游人络绎不绝;七月的岩山,桃李压枝,遍地芬芳,沁人心脾,游客接踵而至。久负盛名的“花果岩山”,我虽慕名已久,但以前未曾踏足。今年岩山桃花盛开的景观,我虽已错过时机观赏,但采摘桃李的季节被我赶上,让我饱览了岩山果园的绮丽风光,感受了这里的桃李甜香。

七月盛夏的一个周末,应朋友之邀,我与几位好友携家人驱车前往岩山采摘桃李、览胜风光。进入岩山地界,高山耸翠,峰峦叠嶂;大树参天,翠竹绵延;果园满山,桃李累累;村庄秀美,溪水潺潺等美丽的景象,映入了我们眼帘,让人怦然心动,感受到这里的生态美丽妖娆,这里的“水果之乡”分外飘香。人们在莱山村与山前村的三岔口的“花果岩山”“中国美丽田园”“国家级生态镇”大幅广告牌的图文中,便可了解岩山的特色与品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代诗人陆游的著名诗句,阐释了躬行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游人要感受岩山的果园美不美,桃李甜不甜、香不香,就要亲自走一走、摘一摘、尝一尝。我们来到莱山村公路旁、小溪畔的一个果园,亲自体验了采摘水蜜桃、芙蓉李的感受与情趣。

在采摘水蜜桃、芙蓉李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它们的产地与特点。水蜜桃意为汁多如蜜的桃子,果实为圆形或卵圆形,全身有细细的绒毛,成熟的果实白里泛红,皮薄肉软,甘甜可口。据说岩山的水蜜桃(名为玉露),1980年代从漳平永福引进,而漳平永福的水蜜桃又是从浙江奉化引进的。芙蓉李,又称中国李,已有700多年历史,是福建的名优特产,主要产地在闽东、闽西、闽北,果实为扁圆形,色泽紫红,酸甜可口。因为桃子与李子的种植习性相近,人们在果园里常把桃树与李树混种,故有“桃李满天下”一说,又寓为栽培的后辈或培养的学生无数。

了解完水蜜桃、芙蓉李的历史与特点,我们再来看看采摘的情趣与感受。站在公路上,我们看到低处梯田式的果园犹如一幅刺绣的红绿相间的立体画卷,粉红的果实装点美丽。我们提着采摘的果篮,深一步、浅一步,低头、弯腰进入果园,看到一株株桃树挂满的水蜜桃,犹如一群群少女白里透红的脸庞,在欢迎游人的到来;看到一株株芙蓉李结满的果实,犹如一盏盏红灯笼,与游人欢庆果园的丰收。游人在果园里采摘果实与品尝,有别样的快乐和情趣。我们一行中,有大人、小孩,有大、中、小学生。大人有的忙于采摘,有的忙于拍照,有的忙着品尝;学生有的忙着了解果树栽培技术,有的忙着寻找哪棵果树挂果最多最好;小孩子们忙着在果树间嬉闹,边吃桃李边唱歌,留住果园里的欢乐。当游人在果树旁亲手摘选一颗果实品尝,亲手摘满一筐果实时,心里不知有多愉悦,切身感受到劳动的伟大,劳动的幸福!

体验了莱山村果园的采摘感受后,我们又往山前村海拔较高的一个家庭农场——岩山老张家庭农场参观。我们沿着蜿蜒的果园道路盘旋而上,一路上看到座座山坡披绿芬芳,棵棵桃李果实压枝,感受到了“果园岩山”名不虚传。

岩山老张家庭农场,系山前村村民张震华于2003年创办,它是新罗区第一家、龙岩市第二家工商注册的家庭农场。该农场种植水蜜桃40多亩,年产水蜜桃8万斤左右,是目前岩山最大的家庭农场。这个农场生产的水蜜桃,因为海拔较高、规模较大、品质较好等,受到市场青睐,成为中国邮政水蜜桃农基地。近年来,岩山镇的水果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全镇现有水蜜桃、芙蓉李种植面积4300多亩,目前已成立了5家农业公司、6家特色合作社、75家家庭农场,“果园岩山”成为岩山镇推动乡村振兴着力打造的品牌!

桃李芬芳话岩山,乡村振兴绘桃源。岩山水果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百姓的致富,带来了乡村的振兴,带来了“中国美丽田园”的国字号品牌。游人从岩山沿途的果园、村庄、绿道、公园、溪景、生态等,可以感受到这里犹如晋代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世外桃源的理想世界,看到了岩山人民编织的幸福梦想……

美丽的生态,芬芳的果园,这里已成为生态观光旅游的打卡地,研学教育实践的基地,作家、诗人笔下的美丽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