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乐育儿路


□ 戴春兰

“小荷才露尖尖角(脚),早有蜻蜓立上头!”他边背诗,边调皮地伸出脚尖左右摇晃,一脸得意。

“你不帮我买三个玩具,长大后我赚了钱就不给你用!”他双手叉腰,愤怒地威胁小气的老妈。

这个母亲节,他说老妈辛苦了,非要帮我捶背500下,捶几下就停下来问我怎么数,一五一十捶完,累到满头大汗,小嫩手也红肿起来。

每天早上,我紧盯着时间急得跳脚,他却悠哉游哉磨磨蹭蹭起床穿衣吃饭,动不动嚷着要这个换那个,结果往往是老母吼孩子闹……

不知不觉,二宝满四周岁近1.1米了,我竟然从没下笔为他写过一篇文字——相比之下,大宝当时的童言稚语、成长足迹在博客里还留存许多。时隔11年,中年得二宝,好比做过的卷子读过的书再重来一遍,再没有当初的惊喜与忐忑,而多了从容与淡定。

都说“大宝照书养,二宝照猪养”。此言不虚。原来大宝吃穿用度务必求能力范围内最好的,一上街就怎么也管不住钱袋子,常给他买多了买贵了。大便不正常?脸上长痱子?稍有风吹草动就着急上火,整宿不能安枕。何时添加辅食?要多吃什么不能吃什么?奶粉什么牌子最好要吃到几岁?到处打听,四处查阅资料,再一丝不苟照做,保健品店育婴堂推荐什么,咬咬牙都给安排上。

到了二宝这里,先到二宝群询问有没旧衣服旧玩具旧婴儿车,反正穿不了多久玩不了多久,能省则省。一断奶便和大人吃的差不离儿,就说现在的生活水平哪会营养不足?想当年我们这一辈加了什么辅食保健品,还不照样人高马大头脑灵光?除了捡别人的,难得买个玩具或零食,最喜欢带他拿着铲子玩沙子,亲近自然嘛!有点头痛脑热,先扒拉下家里的备用药品,看看效果再说,稍有好转便安然入梦。

最大的差别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犹记得大宝上学时,整整一个星期我牵肠挂肚食不甘味,一天简直比一个世纪还漫长。晚上,搂着他小小的身子,含着泪写了《放手》一文,至今读来还鼻子发酸。二宝入学,根本不看他含泪的眼睛——老古话说:“好子过学堂。”刚离开父母的孩子总会不习惯的,过几天就好了。刚跟他挥手说“再见”,我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脚步轻盈地跟同事语音:“下午一起跳操哈!”抬头,碧空邈远,端的一派春光无限哪!

二宝降临,最明显的变化在钱包瘪了许多。我和先生两人上班六人花销,上有老下有小,奶粉、纸尿片、衣服书本玩具、教育费、伙食费、人情往来……刚到手的工资经不了几下折腾就不见了踪影,经常要精打细算还基本上是“月光族”!

幸好公婆帮扶,尽心尽力,让我们能够脱身上班或应酬。但他们都近八十岁,身体精力大不如前,接送孩子、洗澡洗衣及晚上带睡都得我们自家来。去年年前,公公做完小肠疝气手术,不巧婆婆在房间里摔倒,竟致髋骨错位,在床上躺了三个多月才能起床活动。那段时间,我和先生多出医药费保健费不算,每天开足马力从单位到家连轴转,早晚都要商定好谁接送大宝二宝,谁买菜做饭,累得骨头都快散架了。而大宝正值叛逆期,成绩忽高忽低,最爱顶嘴,更让我们焦头烂额。饶是这样,我们还不能透露出半点抱怨,省得老人多心。

好在现在公婆活动如常,只不能提重物,能帮忙买菜做饭看看孩子,已经让我们幸福得直念“阿弥陀佛”了。只有一天的周末,我还得抽出大半天时间过去陪年迈的父母。三兄妹只我留在汀城,父母偶有病痛要关心照顾,每周送些时鲜水果,带孩子陪他们多聊天多散步,也能让他们笑脸如菊的。

唉,人到中年,针头线脑都要钱,老人孩子一肩挑,工作渐感力不从心,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实在太难了!

夕阳西下,拖着疲累的身子爬上五楼,一开门,小宝飞扑到怀里甜甜地喊“妈妈”,叽叽喳喳跟你汇报一天的见闻收获。公公婆婆笑着起身端菜:“回来啦?洗手吃饭!”霎时间,满屋子的春光,立马驱散了疲乏。

其实,我深深知道,父母公婆日渐衰老,孩子日见长大,我们的负担将会越来越重。但只要看一看他们健康快乐的笑脸,只要能幸福融洽地多陪伴他们一程,再多苦也化作甘甜,再多难也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