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北团,小山村发放奖学金


□ 邹富华

近日, 连城县北团镇大张村又一次举办奖学金发放活动。这个位于边远偏僻的小山村,为了鼓励村里考上大学的学生以及其他表现优异的小学生、中学生,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村民们自筹奖学金,希望通过奖学金发放活动,鼓励学子好好读书,这种激励方式从1980年代初一直延续下来。

每当这个小山村有谁家小孩考上高中、中专、大学,村里会组织人员登门祝贺,并诚挚邀请学生及家长一起座谈、发放奖学金。奖学金额度由起先的200元,提高到现在的1000元、800元和500元,除了村里发放奖学金外,其他亲朋好友都会送上红包以示祝贺。

记得,恢复高考后,村里第一个考上中专的邹福祥,经常回忆起往事时说:“1980年一天,左邻右舍知道我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大家奔走相告,向我们家投来羡慕的眼光,村里第一时间给我送来200元奖学金,还有棉被、草席和洗漱等生活日用品,当时我们全家十分激动,在关键时刻解决了我上学的燃眉之急,回想起那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只有255户,956人的小山村,今年考上研究生1人,考上连城一中6人(其中2人属保送生)。在座谈会上,保送生邹寒湘激动地说:“这一路走来我要感谢很多人,今后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家乡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我会加倍努力,用我所学的知识回报家乡、回报社会。” 另一位学子代表邹蓉紧接说:“非常感谢家乡的父老乡亲,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不辜负家乡人民的重托,学成后我一定要回报我最亲爱的家乡!”

八十高龄的退休干部邹禄保,语重心长地勉励同学们要继续勇攀高峰,多向革命先辈、时代先锋学习,要有家国情怀,担当起国家、民族、社会、家庭的责任,学成之后尽己所能回馈社会、反哺家乡。他还说:“一名大学生是整个村庄的骄傲,在学习优异的学生身上,寄托着村民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帮助一名学生,往往会成为捐助者最无私、最骄傲、最容易得到幸福感的一种方式。通过“激励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山村”的模式来营造全村崇文尚学的浓厚氛围,这条路应该走下去。”

几十年来,边远偏僻的大张村,己向60多位优秀学子发放了奖学金,他们用这样简朴的方式,激励和关爱山村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