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舌尖上的回忆之地瓜
□ 赖春蕾
在这个丰衣足食的年代,吃,对于我们来说,真的不是问题。问题是,吃什么,怎么吃,才有营养、才健康。而对我的童年来说,能填饱肚子就已经很不错了。印象中,家中最不缺的食物就是地瓜。
地瓜是种生命力“很野”的植物,不管你有没去浇水施肥,它一样爬得满田野都是,那片绿,是那样的蓬勃,让人不容忽视!而它的根茎,就是地瓜,可作主食,可当零嘴,它让我贫瘠的童年,拥有了美好的回忆。
每到收获时节,一锄头挖下去,总有惊喜,它绝不会让你空手而归。那时候,我们总是跟在妈妈后面,拿着蛇皮袋子,欢天喜地地捡起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地瓜,有时甚至迫不及待就在河水里洗净,一口咬下去,那乳白色的汁水甜滋滋的,直接就甜到了你心里,让你欢畅得无法言说。
肚子饿了,大人们干活还没有回来,也可先蒸几个地瓜充饥。打开煤炉,放上铝锅,倒些水,用大盆装着几个地瓜,盖上锅盖,就可以坐等美食了。待锅里热气腾腾还飘出一股甜味时,我们总是猴急地拿出地瓜,一边烫得两只手倒过来倒过去地倒腾着,一边吹着气,烫得龇牙咧嘴地还要吃。那种迫切,现在想来,仍是不由会心一笑。
在没有菜下饭的时候,我们会把地瓜切成薄片,加些水,放些盐,在大铁锅里,翻过来,炒过去,直到乳白色的地瓜变成土黄,甜中带咸,咸中带甜,也是一道下饭的好菜!
烤地瓜,则是我们小伙伴们的保留节目。满田野的地瓜,好像都是我们的,随便我们挑。我们也不客气,挑几棵长势较好的,一边用力地揪出藤蔓,一边找些小棍子,刨开泥土,小心地把地瓜刨出来。几个小伙伴早早捡回石头和树枝、草叶,垒起简易灶台,明目张胆地在田野里烤起地瓜来。那慢慢煨出的香味,让我们一个个情不自禁吞口水!往往不等地瓜完全烤熟,大家就七手八脚地用小棍子从炉膛的黑灰里把地瓜扒拉出来,小心剥去焦黑的表皮。小口小口地咬着,那地瓜表层绵软,裹着里面半生的地瓜芯,别有一番滋味!烧烤地瓜吃完了,每个人的手上、脸上、嘴上,都是一道道黑乎乎的印痕。我们谁也不说话,就这样腆着肚子,咂吧着嘴,咬着草枝,躺在田野上,别提有多惬意了!
而每年正月,我和妈妈总会做一些地道的炸薯片。我们把地瓜蒸熟以后,去皮,用擀面杖碾成糊状,添些木薯粉,搓成条状,切成薄片,再在晴朗的日子里晾晒至半干,最后在油锅里沉沉浮浮炸成焦黄香脆的薯片。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这个喷香扑鼻的炸薯片,就是我们最好的年货。
犹记得,有年正月,我邀了同学到家里玩,一到家,我便把家里所有好吃的都拿了出来,满满地摆了一桌。我就像只勤快的小蜜蜂,看到哪个碟子空了,赶紧又补上。母亲满是慈爱地帮我招待着同学,并不多说什么。只是,当我一而再,再而三地从柜子里拿出炸好的薯片时,妈妈有些不安地说:要不要留下一些给妹妹们吃啊?剩下不多了呢!我却丝毫没有察觉到母亲的为难,只应了句:大家都说很好吃呢,叫我都拿出去!我索性把袋子都拎了出去,倒满碟,让大家吃个痛快!
炸薯片的味道不知还有几个人记起?时至今日,地瓜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大家都知道它富含糖分和蛋白质,各种维生素也较丰富,营养价值很高,著名的“闽西八大干”之首——连城地瓜干,更是久负盛名。而在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店里,炸薯片也变成了孩子们的最爱。但在我的脑海中,童年时地瓜的各种味道里,就像《舌尖上的中国》里所说的“中国人对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乡,是怀旧,是留恋童年的味道。”吾心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