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泪沾襟

——林默涵与武平家乡不了情


□ 王坚 文/图

群山环抱的武平县武东镇川坊村,是著名革命文艺家、理论家、中宣部原副部长兼原文化部副部长林默涵的故乡。1928年初中毕业后,少年壮志的林默涵考入福州高中师范专科学校。在学校受到进步思想影响,开始走上革命道路,从此远离故土。新中国成立后,林默涵曾先后三次返乡。游子近乡情怯怯,欲说还休意迟迟。这位具有客家人“硬颈精神”的革命者,信念坚定,刚直清正,给家乡亲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第一次返乡:

阴阳相隔父与子

现年81岁的川坊村民林如志是林默涵的堂弟,林默涵返乡时曾陪同左右,当年的场景历历在目:“1957年5月间,默涵哥从北京到广东出差,事后由广东省委宣传部领导陪同回到武平老家。当年我在十方中学读书,听说家里的‘大人物’回来了,特地请假在家等候。大家早早等在村口,默涵的母亲吴伯娓当年70多岁了,时不时抬头朝村口张望,脸上的表情又悲又喜。车开不到家门口,下车后,默涵哥走了一段路。远远看到母亲,紧走几步,扑向白发苍苍的老母亲,40多岁的大男人,抱着母亲哭得稀里哗啦的。骨肉亲情,什么都割不断的,大家都陪着掉眼泪。第二天,家里准备了三牲祭品,长辈们领着默涵哥第一次给父亲扫墓。默涵父亲林维源是读‘老书’出身的,后来在武平读过中学。毕业后在武平、上杭地区以教书为业,民国时期曾担任过武平培英国小的校长,1954年因为中风不治去世。默涵哥外出求学、参加革命工作,父子分离20多年。这次回家来,前后相差三年,没有见到父亲最后一面,内心的悲痛和遗憾无人能懂。”

“默涵哥的父亲维源是老大,下面有三个弟弟。解放初期,四兄弟的家庭成分都被划为地主或富农。老二维常在1950年‘镇反’中被错杀。老三维福是我的父亲,负责管理过宗族的公尝田谷,也是乡村小学校董会成员,1955年春因为闹饥荒饿死了。老四维芳早年在北京朝阳大学法律系读书,毕业后在福鼎、上杭、长汀等地担任司法官。新中国成立后在上杭一中教书四年,后因历史原因被无端定罪,‘文革’前在龙岩青草盂农场劳改时去世,直到1985年在默涵哥关心下才得以平反。父辈的人生遭遇让默涵哥心情很沉重,但在那个特定的历史年代,他也无能为力。父辈四兄弟中,只有我父亲维福居家打理事务,其他三兄弟都出门在外。默涵哥因为参加革命,两次被国民党当局抓去坐牢。”

“默涵哥在家里住了三个晚上,给自家亲人每家送了一条毛巾。每天主要是和家里的长辈和堂兄弟们交谈聊天,当时的社会政治形势也让外人不敢和他多接触。我们家族家庭成分较高,默涵哥第一次回来,武平家乡的官员没有接待他。据说路过上杭县时,上杭县有接待默涵,在上杭看望了四叔林炎,林炎是默涵的弟弟,当时在上杭一中工作。默涵是见过大世面的,我那时年小,不知道他所思所想。过了几天,他就离开川坊回北京了。”

陪同采访的武东镇党委组织委员钟平英、宣传委员钟志銮介绍:“现在川坊村的林默涵故居,原为默涵祖上始建于清中后期的土木结构房屋,因为后人陆续迁居,祖屋一度破落坍塌。近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已经修复开辟为林默涵生平事迹陈列室,作为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学习教育基地。”

第二次返乡:

将军夫人同做伴

据地方党史记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川坊在中共党组织的领导下,于1929年举行农民暴动,成立乡苏维埃政府。开国少将林伟将军和林默涵同村、同宗,林伟比林默涵年小一岁,论辈分,默涵应称林伟为叔叔。林伟1931年参加工农赤卫队,同年9月编入红12军35师105团。林默涵和林伟投身革命事业,一文一武,同为川坊人的骄傲。

林如志回忆说:“1995年秋季,默涵哥第二次返乡,带着孙岩嫂子一起回来,默涵的堂弟、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林如霞陪同,同行的还有林伟将军的夫人陈琦。一行人从厦门乘车到达武平,住在县城,武平县领导出面接待默涵夫妇和林伟将军夫人,又回到了川坊。这时候已经实行改革开放了,大家的精神状态和政策观念都改进提高了。因为有林伟将军夫人同行,此次行程热闹多了。他们走到哪里都受到欢迎,大家争着来围观、交谈。这次县里有报道组人员带着相机跟踪拍摄,两个‘大人物’和大家热情合影,大家平时难得照相,都很开心。”

“但我发现82岁的默涵哥明显衰老了很多。长期操劳过度,耄耋之年的默涵哥显得有些神情恍惚。晚辈们围着他,亲切地叫他‘大伯公’。他脸上的表情很高兴,不过因为长期在北京,家里的年轻晚辈都不太认得,一直说‘我不认得你,你是谁家的孙子啊?’逗得大家哈哈笑。默涵的母亲1960年灾荒时期去世。第二次返乡,默涵夫妇按照老家的传统礼仪,在亲人的陪同下,到父母的坟前上香祭拜。第一次回老家还有老母亲健在,第二次回来母亲去世已30多年了。默涵悲从心起,一直含着眼泪,在父母的坟头久久不愿离开。还好看到后辈人丁兴旺有所作为,大家和睦相亲,他的心情才慢慢好转。”

“这次返乡,默涵哥应邀分别为武平一中和上杭一中题字。回到老家后,默涵看望了川坊富民小学的师生,捐献1000元为学校添置教学器材。返回北京后,他为川坊富民小学题写了校名,连同自己的著作和一批藏书捐献给富民小学图书馆,一同邮寄来的还有许多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彩印画像。默涵一生从事革命文艺工作,心心念念革命思想理论的继承和发扬,大家都说他用心良苦。”

第三次“返乡”:

落叶归根葬故乡

林默涵故居天井里,幽兰飘香。林如志回忆:“默涵哥生前特别交代子女,他和夫人孙岩百年之后,要把骨灰送回武平家乡的梁野山脉安葬,不建坟墓。2013年是林默涵100周年诞辰,县里举行座谈纪念活动,同时林默涵故居也修复开放。过了几年,默涵夫妇的骨灰迎回川坊,我们把他们的骨灰合葬在川坊村墓子顶的一处山坡上,这里也是梁野山的余脉。根据他的遗愿,我们没有给他们做墓堂,只在坟墓前立了两块石头,上面分别刻着默涵生前手书的夫妻俩姓名。作为亲人,我们心里是很不安的,就是普通百姓也不会如此草率简单啊!但这是他的遗嘱,我们不能违背。”

中国文联晚霞文库林默涵所著《心言散集》中,曾收录了1972年林默涵写的《书感》一诗:“半生倥偬一无成,回首坎坷衣满尘。铁棂未销悲歌气,银丝却满萧疏鬓。人情冷暖尝阅遍,世路崎岖颠踬频。钝剑无锋甘直折,犹胜逐流曲柔绳。”此时的林默涵虽然身陷囹圄,但孤高耿直的性格脾气一览无遗。在今川坊村林默涵夫妻墓石旁边,另有一块大石,上面镌刻着林默涵在此诗基础上改写的另一首诗:“如云飞沫湿衣裤,壶口惊涛落万钧。已杳风华惭夙志,仍将涓滴报斯民。后波赴海超前浪,老叶成泥育幼林。钝剑无锋甘直折,犹胜逐浪曲柔绳。”这首改写诗写于何时已无考,但前后两首诗的最末两句,只有“逐浪”“逐流”一字之差,可见,林默涵心中清正耿直的执念至老不变。墓石诗回首平生,壮心不已,却仍自谦为国为民所做有限。人生暮年,生前事、身后名,任由世人评说。他唯愿化作春泥培育新苗幼林,寄望后人赶超前人更加奋发有为。而他的自我定位永远是一把无锋的钝剑,为所当为,宁折不弯。

林默涵侄孙、川坊村党支部组织委员林培耕带我们登上墓子顶,我们在林默涵夫妇墓前深深鞠躬致敬。眺望四周,川坊故园沃土锦绣,日新月异。“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一生呕心沥血,只为捍卫真理、传播马列主义,对自己、对家庭、对亲人近乎刻薄的林默涵,最终毫不犹豫选择故乡武平的梁野山脉作为归宿,其中蕴含了多少隐忍的伤痛和无声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