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传承红色文化进行到底

——记市文联退休干部林国良


□ 记者 曾燕福 通讯员 黄旭 张吉泉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全景还原重大革命历史事件“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的影片《毛泽东在才溪》在各地热映,被列为建党一百周年的献礼影片。而这部影片的剧本正是由市文联退休干部林国良所撰写。

现年78岁的林国良,是南平建瓯市人、龙岩市文联名誉主席。18岁那年,他从福建省艺术学院表演系毕业后,被分配到连城县歌剧团,从此与闽西结缘。一直以来,出于对闽西红色文化的执着和热爱,无论是从事演员、编剧,还是导演,林国良的作品总是充满丰富的“闽西红色元素”。

近年来,林国良在红色文艺作品创作的道路上笔耕不辍、精益求精,尤其是他历经艰辛创作的首部反映古田会议题材的电影故事片《古田1929》,更是填补闽西在央视播出电影作品的空白。同时,他在拍摄经费极少的情况下,充分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先后编剧、导演了《风展红旗》《剪掉髻子当红军》《血脉》等红色题材的微电影,为闽西红色文艺创作开辟了新天地,为弘扬老区精神、苏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开拓了新模式。

“闽西是红色文化的‘富矿’,我要当好‘挖矿人’。”2004年,林国良从市文联主席的岗位退休以后,仍然坚守初心,为闽西红色文化的传承继续发挥余热。退休17年以来,他编写导演了红色大电影2部,红色微电影9部,策划总编导红色专题晚会18场,创作红色情景剧32个。

林国良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以及全国优秀文艺工作者、福建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离退休干部等荣誉。他常为自己是一个外乡人能将闽西的古田会议、才溪乡调查、永定土楼三大题材搬上央视、推向全国而感到欣慰。他常说:“作为一名党员艺术家,初心和信仰永远都不能忘。我这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就是传承闽西红色文化,只要我还能干得动,我会一直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