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一城山水满城红

图为龙岩城俯瞰(图自网络)
□ 邱德昌
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水满城红。
龙岩城,环城皆山,龙岩八景中,东有东宝山“东宝春云”,南有奇迈山“奇迈岚光”,西有紫金山“紫金晴雪”,北有九侯山“九侯叠嶂”,一年四季,各有景致。“三面水”,指龙岩城的河流,呈三条长带状,西北是龙门而下的龙川河,南连从东肖、曹溪而来的小溪、丰溪,两水于龙岩挺秀桥汇合,东至铁山后,与北面而来的蒋武溪合流往雁石而至漳平,称九龙江奔流入海。空中看城,三条彩带似的河流,蜿蜒九曲,穿城而行,如九龙入城。
龙岩城是英雄的城市。就凭“三打龙岩城”入选《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之“战斗条目”,这个可与二占遵义、四渡赤水相媲美的经典战例,足以折服党史专家和军迷们。1929年5月23日、6月3日、6月19日,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三次攻取龙岩城,全歼军阀陈国辉,使长汀、连城、上杭、永定、龙岩五县边界地区全部成了红色区域。红四军三克龙岩,成功地运用了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战略战术,使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思想比井冈山时期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打龙岩城”后,毛泽东居住在北门的新邱厝,右边是公民小学,1929年6月22日,红四军第七次党代表大会就在这里召开,这是红军创建初期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大会充分肯定了1928年5月以来毛泽东主持的前委工作,特别是明确肯定了前委在井冈山时期创造的“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和政策以及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的基本原则。同时,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若干缺点和问题,对争论双方不正确的意见提出中肯的有说服力的批评。红四军“七大”对于停止党内争论,清除思想隔阂,增进团结,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为而后召开的古田会议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
新邱厝的左边是中山公园,是当年红四军召开“三打龙岩城”祝捷大会之所,一墙之隔的老行署,是红四军司令部旧址,再往山下走,有一排古老的老式骑楼建筑,是龙岩城仅存遗的民国风了。其中一间,是闽西工农银行旧址,当年邓子恢、毛泽民、阮山、曹菊如在这里创办了中央苏区第一家股份制银行。闽西工农银行旧址边上,中央苏区第一家粮食调剂总局就在这里成立,为解决当年红军和苏区百姓粮食问题作出贡献。早在1929年,在这条中山街上,还成立了中央红色交通站的前身——闽西交通总局,基于这条红色交通线的巨大作用,1930年10月,周恩来亲自领导组建了中共中央交通局,在南方建立一条由上海起程,经香港,过汕头,转大埔,入永定、上杭、长汀到瑞金的秘密交通线,史称“中央红色交通线”。从1930年到中央红军长征前,由这条秘密交通线进入中央苏区的干部有200多人,紧缺物资无数。
从南门头往南走,是闽西宾馆,是原龙岩九中所在地(后迁至和平路),红军攻下龙岩城后,毛泽东来到省立龙岩九中,向师生们作了一场精彩的形势演讲。后来,红军军官学校也从龙岩大池搬到这里,邓子恢任政治委员。闽西红军学校作为我党最早创办的军校之一,以全新的教学体系和内容,不仅造就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而且为人民军队的军事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堪称红军将校摇篮,闽西籍将军罗元发等就毕业于该校,并撰写有回忆文章,感恩当年红校的培育。
由此再往南,便到了平寨连氏祠堂,这是当年台湾抗日义勇队的总部所在地。1939年2月,黄埔军校出身的台籍爱国人士李友邦,将台胞组织起来,在浙江金华成立台湾抗日义勇总队,不久金华沦陷,进驻龙岩,此后三年多时间都在龙岩战斗和生活,写下了台湾与龙岩人民携手抗战的辉煌一页。义勇队总部设在连氏祠堂,李友邦与夫人严秀峰则租住在不远处的平寨十八巷的苏厝民房,其他成员分散租住连氏宗祠附近,少年团成员则集中租住在溪南的紫浩堂内。台湾抗日义勇队深入日寇占领区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宣传抗日,组织日语喊话队,瓦解敌人,还在龙岩设台湾青年报社,出版《台湾青年》周刊。位于龙岩城东40公里处的雁石龙硿洞,留有7名台湾义勇队员在洞口的题字。
从新邱厝往西的虎岭山,是红四军攻打龙岩城时朱德的临时指挥部,后来刚组建的红十二军的军部也设在这里,红军医院也从古田小吴地迁至龙岩爱华医院(今龙岩第一医院)。1930年3月18日,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女儿在此出生,这一天,正好是闽西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之日。今天的虎岭山,郁郁葱葱,是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和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所在地。
与虎岭山遥遥相对,一南一北,有两处重要的红色遗址,北边的叫山塘兵工厂,南边的叫红色东肖旧址群。山塘兵工厂坐落在江山镇山塘村“睡美人”山脚下,是中央苏区第一家兵工厂。1926年10月,郭滴人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结业后回到龙岩,在江山、小池等地秘密活动。1927年4月,在山塘村成立了岩西北第一个农会。7月,在山塘村廖氏宗祠“务本堂”建立兵工厂,造出了漏底枪、手榴弹、土炮和一批子弹,为1928年3月东肖后田暴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1929年5月中旬,朱德军长来到山塘兵工厂。1930年8月,闽西特委将山塘兵工厂迁入龙门湖洋乡(村)建立了闽西红军兵工厂,同年12月迁往永定虎岗,改称“闽粤赣军区兵工厂”,1931年夏,闽粤赣军区兵工厂再迁往长汀四都和汀州,不久又迁往瑞金,成为中国军工企业的始祖和摇篮。
山塘兵工厂为后田暴动打下了基础。1928年3月4日(农历二月十三日)龙岩县东肖镇的后田村举行一年一度的“关帝福”庙会,后田党支部带领群众举行武装暴动,东肖的郑邦、龙聚坊、邓厝、盂头等村也相继暴动,烧毁田契借约,收缴地主枪支弹药,拉开了“闽西暴动”序幕,后田暴动成为“福建土地革命之先声”,创造了福建省的多个第一:第一次农民武装暴动、第一支农民武装、第一位农民党员陈锦辉、第一位农村女党员张溪兜等。如今,后田暴动遗址火星祠堂周边,建起了邓子恢纪念馆、后田暴动纪念馆,连同新四军二支队纪念馆、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部、政治部旧址仕峰厝、白土暴动广场、东肖侨史馆等,打包成为东肖红色旧址群,已是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成为人们修学、朝圣的热门红色景区。
站在历史的高度看龙岩,山塘兵工厂解决了农民武装问题,后田暴动解决了农民吃饭问题,之后的古田会议,“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彻底解决了军队军魂问题,这些,都彪炳千秋,载入史册。古田与后田,位于黄连盂伟人峰一南一北,成为闽西红色圣地朝圣中心。而龙岩中心城区的红色遗存,位居其中,可谓一肩担两头。假以时日,这三块红色朝圣区域连成一片,从古田至小池、至龙门江山,漫延进城,再往南东肖,红色朝圣之路,就将包含整个龙岩城,那时看龙岩,正如毛泽东挥毫写下的一样,“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
这英雄的龙岩城,红旗漫卷,满城都是红色全域旅游,红色文化像满城的阳光,处处闪烁着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