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教辅材料变了味


□蔡庆阳

前不久,在学校住宿的孩子打来电话说,要放寒假了,放假前需要我用车帮忙把学习资料和生活用品带回来。那一天,去了才知道,仅书本资料就厚厚的两大摞,我好奇地问孩子:“怎么这么多?”孩子说:“除了课本,全部是练习册等教辅材料。”

时下,中小学生教辅材料可谓不少。寒暑假预习,需要教辅;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复习,需要教辅;甚至各类考试题目也以教辅的身份粉墨登场,为了是让学生在作业练习中提高成绩。诚然,大量的练习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我觉得,提升学习成绩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活学活用,如果大量的重复的练习占用了孩子太多的时间,就势必影响孩子学习其他知识的时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会无形增加家长的经济负担。

据笔者了解,当前,教辅市场的竞争也十分激烈,已经进入了靠质量求生存的时代,但市场上的教辅,鱼龙混杂,有些编书的人就是为了经济利益,从互联网上复制粘贴,或直接引用其他练习册上的题目,教辅质量令人堪忧。孩子学习需要一定量的教辅资料,这是对课题教学的有益补充,完全杜绝教辅也是违背教育客观规律的。教辅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向学生大量压订教辅资料的学校、老师或家长,砸晕学生的不是练习册,而是让做练习册的人。

针对教辅泛滥现象,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多次整顿教辅市场,但变相使用教辅材料的现象仍一定程度地存在。因此,笔者以为:作为学校、老师或家长,要严格执行“一科一辅”,摒弃“练习册是万能的思想”,选择符合学生学习情况并且质量上乘的一两套教辅质量供孩子使用,让孩子们从五花八门的练习册和繁重的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真正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