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科队的日子里
□ 张自贤
1980年的春天,我刚刚18岁,被当时的生产队推荐到大队(村委会)农科队,成为一名年轻的农科队员。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各项社会变革正在酝酿之中。湖南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研究的“三系”杂交水稻,经过海南岛试种后获得巨大成功,开始在闽西山区推广种植。当时的人民公社决定由我们大队成立农科队,负责杂交水稻种子的繁育制种。
农科队成立当天,我兴冲冲地走到大队会议室门口,听到里面传来一阵阵欢声声。我连忙走进去一看,发现抽调到农科队的,都是本村各生产队的优秀青年,20多人组成的队伍,男女差不多各占一半,我是其中最小的一个。
这样一支全新的队伍组建完成,一切工作从头开始。首先是确定制种的耕地面积,将村里一河两岸的50多亩耕地,全部由大队负责调整过来。其次是派人到县、乡举办的农业技术培训班,学习有关繁育杂交水稻种子的知识。我被指定担任队里的农技员,与作为领队的团支书、以及农科队长一起参加了全程的培训学习。接下来,便是着手进行杂交水稻制种的各项前期工作,购买种子、化肥、农药、农具,做好制种田的灌水溶田,使用拖拉机进行翻耕平整。然后,开始做好浸种、催芽、播种、育秧、施肥、莳田等各项农事活动,一切按照杂交水稻制种的技术规程,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推进。
为了解决购买肥料农药的资金问题,大队特意批准农科队上山砍伐杉木。一群生龙活虎的男女青年,进入苍莽的大山之中,小伙子悠长的呼哨,姑娘们银铃般的笑声,伴随着一声声高亢的山工号子,震荡着沉寂的山林。不几天工夫,大家将木材扛到河边,扎成长长的木排,通过水运到林业站收购,换回了所有的农业生产资料。
刚莳好秧苗,就发现黄沙垅的4亩多耕地水源匮乏,无法灌溉,将影响禾苗的生长。经过紧张地准备,大家带好干粮,乘着朦胧的月色,跋涉10多华里崎岖的山路,偷偷潜入隔壁杨梅大队的竹山,避开护林人员的巡查,砍伐了几十根粗壮的毛竹,连夜运回自己的村子里。过几天,汩汩的山泉顺着竹笕流淌,黄沙垅的稻田里泛起一片新绿。
凡是有人生活的地方,就会萌生浪漫的故事。农科队自然不例外,何况是少男少女们聚集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也伴随着茁壮的秧苗一起成长。开春后不久,已经退伍两年的队长,终于相中了邻村的女孩,开始筹划订婚的事宜。与队长同时退伍的战友阿良,吹一曲悠扬动听的口琴,与队里最漂亮的小芳谈起了恋爱,最终由于对方父母的反对,两人只好流着眼泪分手。最幸运的要算有点耳背的阿园,因为家境较好,出手阔绰,竟然赢得了阿秀的芳心,后来成为他贤惠的妻子。
仲秋时节,制种田里禾苗抽穗,稻花飘香,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大家心里喜孜孜的,每天起早摸黑,忙着剥苞授粉,想方设法提高制种的产量。不久,从安徽省那边传来消息,说是耕地可以由各个农户承包,只要完成国家的征购任务,其他全部归私人所有。这无疑在乡村投下了一块巨石。农科队的好几个队员,为了追求更高的收入,出门搞副业挣钱,提前离开了农科队。只剩下我们十六七个人,坚持到了最后,直到杂交水稻种子收割完毕。这一年的杂交水稻制种,获得巨大的成功,每亩产量达到230多斤,经济效益是种植普通水稻的四倍,是全县最好的制种点之一。
农科队后来解散了。在农科队的日子里,伴随着难以忘怀的人生记忆,永远留存在我的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