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新罗:“十五”到“十八”,条条促发展
□通讯员 温连光
17日,在龙州工业园区的福建宏贯路桥防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四周火花飞溅,工人们正认真地进行产品焊接作业,另一侧,一个工人正熟练地操作着数控机床……
作为主要生产高铁、地铁、高速公路防腐预埋件的知名企业,宏贯路桥主要客户为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多家大型央企。据公司总经理李瑞平介绍,自新罗区推出“工业十五条”以来,公司通过渗锌生产线技改,优化多元合金共渗配方,大幅提升产品品质、降低能耗,“公司整体业绩上升,2018年产值1.405亿,同比增长约20%,上缴各项税费600多万元,同比增长30%以上”。
李瑞平所说的“工业十五条”即《新罗区贯彻落实市政府进一步推动工业发展实施意见的十五条措施》。这项由新罗区于2017年出台的政策,从鼓励做强存量企业、支持企业开拓市场、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等十五个方面对辖区工业企业进行相关政策奖励。据新罗区经信局统计,自实施以来,共为43家企业兑现了奖补资金668.36万元,形成了良好的政策引导带动效应。
技改提升促生产
福建天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医药企业。作为我市重点药品生产龙头企业,天泉药业填补了闽西南地区医疗输液生产的空白。
“2017年我们投资500万元对软袋输液生产线进行扩容改造,产能翻了一倍!”总经理助理徐广鑫告诉笔者,由于新引进了全自动生产线,该公司的软袋产品生产效率翻一番,他们据此获得了技改补助资金。同时,2017年、2018年先后在四川、辽宁等10个省份获得项目中标,还获得“省外中标”项目80万元的奖励。“除了技改补助和省外中标奖励,政府对我们新增用工用电等3个项目还有奖励。”徐广鑫说,政府政策给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动力,2018年纳税额比2017年增加了5000多万元,同比增长185%。
“‘工业十五条’的出台表明了我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决心。”在新罗区经信局副局长陈定龙看来,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实业在国家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工业十五条”出台正逢其时。
创新驱动铸品牌
2018年8月,受台风“温比亚”影响,山东省寿光市多地连降暴雨,当地迎来40年来最大洪灾。福建侨龙应急装备有限公司在接到国家应急管理部、福建省消防总队等部门联合调令后,先后调派18台排水救援车和50名抢险人员奔赴灾区连续抢险,累计抽排积水近400万立方,为减少当地群众财产安全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际上,作为本土企业,福建侨龙及其主打产品“龙吸水”排水救援车在近年历次大型洪涝灾害救援现场表现抢眼。据了解,自投入市场以来,其排水应急救援抢险装备已销往全国28个省份,并远销东南亚地区,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9.96%。
“公司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发展,成为行业标杆企业,最重要的就是依靠自主创新。”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荣华告诉记者,侨龙六大系列产品目前拥有90多项国家专利,其中,“大流量排水抢险车”获得第十七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公司也成为《排水抢险车》行业标准起草单位。2018年,获得新罗区98.83万元的政策奖励。
陈定龙表示,“工业十五条”专门辟出条款,从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或省级创新型企业、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等方面对相关企事业和个人给予项目资金奖励,目的就是通过政策引导,推动创新创造,实现企业和产业的转型升级。
关注成长型企业
去年11月,新罗区落实“工业发展十五条”企业表彰会召开,天泉药业、福建侨龙、宏贯路桥、优丝纺织等企业先后上台接受表彰并领奖。
在获奖的企业当中,既有永强岩土这类老牌企业,也有欧陆铁艺建材公司这种成长型企业。“‘工业十五条’不仅对大企业的发展进行奖励,也注重对中小规模企业的扶持。”陈定龙介绍,以“工业十五条”为契机,新罗区实施成长型中小微工业企业培育计划,在项目核准、生产许可、投融资、用地用林、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或审批“直通车”服务。令企业家们感到高兴的是,今年5月,新罗区根据市里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工业十五条”实施情况,对其进行了修订完善,出台了《新罗区贯彻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八条措施》。
“与‘工业十五条’相比,新政策在原有政策基础上新增了‘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等条款,补贴数量更多、支持力度更大。”陈定龙表示,持续性的政策利好激发了该区相关企业干事创业的干劲,据统计,今年1-4月全区430家规模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52.7亿元,比增15%。其中,378家区属企业完成产值221.8亿元,比增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