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东留代表联络点激发基层履职新动能——

民意“小窗口” 为民“大舞台”


通讯员 谢晓宇

近日,在武平县东留镇同盈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内设立的人大代表联络点,一系列围绕民生实事的意见征集会正接连举行。这个看似不大的站点,已成为代表联系群众、倾听民声、解决难题的关键枢纽,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近年来,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东留镇人大主席团紧紧围绕“建起来、用起来、活起来”的目标,持续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点的规范化建设与效能提升,使其成为群众反映诉求的“前沿窗口”、代表履职尽责的“实干平台”,推动一批民生实事精准落地。

东留镇人大主席团坚持“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实用实效”原则,严格对照“十有三公开”标准,科学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的规划与建设,持续优化空间布局、完善设施配套、健全制度机制。依托集镇所在的同盈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增设联络点,进一步明确了其作为民意“直通车”、民生“工作站”、民心“连心桥”的功能定位。通过公开代表接待信息,完善接待流程、走访调研与议事协商机制,群众现在更加清楚“什么时候反映、向谁反映、如何反映”。标准化建设推动联络点从“有形覆盖”迈向“有效覆盖”,为代表履职提供了坚实支撑。

联络点的价值在于“用”。通过固定接待、开门议事等多种方式,联络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确保民意渠道畅通、群众诉求有回音。

旧集镇圩场曾是周边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因紧邻国道,摊位杂乱导致交通拥堵、环境脏乱、安全隐患多。集镇兴达超市负责人邱金祥通过同盈人大代表联络点,将群众希望搬迁圩场的呼声传递给了驻点代表王炜。王炜迅速组织调研,系统梳理民意并向上级反馈,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联络点积极搭建协商平台,推动群众建议融入新市场的选址与规划,有效凝聚共识,助力新农贸市场顺利建成,彻底解决了这一民生难题。

在大阳公路施工期间,封侯村村民何忠远因出行与运输受阻,来到联络点反映困难。驻点代表钟茂钦实地走访后,及时向镇党委政府提出“拓宽并硬化临时便道”的建议。建议获采纳后,代表们持续跟踪建设进度,推动便道迅速通车,既保障了工程推进,又解决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实现了项目建设与民生保障的双赢。

东留镇人大代表紧贴中心工作与群众关切,推动联络点功能从“被动接待”向“主动服务”延伸,建立“收集—研判—办理—反馈”的民生诉求闭环处理机制,确保群众每一个诉求都有落实、有回音。通过将分散的民意系统整合为集中的治理效能,进一步激发了代表的履职活力,也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人大代表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