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民生福祉 提高生活品质
市政协委员建言龙岩“十五五”规划编制
本报讯(龙媒体记者 施薇 通讯员 林淞)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现摘录市政协聚智献策“十五五”活动中部分政协委员关于增进民生福祉的建议。
张源峰委员建议:将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纳入福建省“十五五”院校设置规划重点项目和省、市“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制定专项支持政策,在资金投入、项目申报、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倾斜,在条件成熟时适时向教育部申报。
罗秋荣委员建议:聚焦内涵建设,推动医院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提升”的深刻转型。完善传染病监控防治体系,提升医防融合水平;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合理设置医院规模及学科;加快城市医疗联合体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强信息互通共享;提高管理效能,防控公立医院债务风险。
孙建中委员建议:推动龙岩文旅从“资源驱动”迈向“品牌驱动”和“体验驱动”。推进战略升级,建设“闽西南生态人文度假目的地”,打造“龙岩生活”IP;深化五色资源融合,用科技艺术赋能,打造沉浸式体验矩阵;践行“文旅+”战略,推动文旅与农业、工业、康养融合;构建“快进慢游”服务体系,优化交通、升级住宿、实现智慧旅游全覆盖。
谢天华委员建议:推进龙岩市商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业态融合。重点发展“商贸+文旅”“商贸+数字”“商贸+定制”模式,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建设智慧商圈、提升服务附加值;优化空间布局与物流保障,构建三级商业体系、现代化物流体系,强化质量与诚信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扶持高端品牌,设专项基金培育本土品牌,推动“龙岩制造”向“龙岩智造”“龙岩品牌”升级。
蔡荣谦委员建议:加强“一老一小”康养托育建设,将其纳入“十五五”民生专项,明确2030年量化目标,试点社区嵌入式服务中心,为普惠性机构提供补贴;推进“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模式,鼓励幼儿园开设托班,引入社会资本建设示范托育中心;设立专项基金,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专业人才,搭建智慧服务APP,提升服务效率。
陈竹梅委员建议:加快构建龙岩特色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强化财政投入与政策落地;深化医养协作,开发老年旅居产品;激活农村互助养老,提升护理员待遇;建设市级智慧养老平台,推广智能设备;创新多元参与模式,延伸偏远地区服务;开发银龄岗位,探索老幼共托,缓解养老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