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六甲:

“稻蛙共舞”奏响致富曲


本报讯(通讯员 谢思棋 兰秀连)近日,在武平县武东镇六甲村的稻田蛙养殖基地里,工人们正忙着将虎纹蛙蛙苗投放至稻田中,一袋袋充满活力的蛙苗被均匀地散布在水田各处,现场呈现出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今年是第一次尝试养殖这个稻田蛙,今天我们放下去蛙苗1700斤左右,稻田面积在10亩左右。今天放的蛙苗预计在10月份左右可以上市,(预计)产值在20万元。”六甲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温琼生介绍道。

“稻蛙共生”模式优势显著,实现了“一水两养、一地双收”。水稻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和害虫成为青蛙的天然食物,而青蛙的排泄物又为水稻提供了优质肥料,形成了“蛙吃虫、稻遮阴、蛙供肥”的生态循环模式。这一模式有效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不仅提升了水稻的质量,也保护了生态环境,真正做到了绿色种养、循环发展。

如今,一块块规整的稻田被纱网有序隔开,形成了一个个独特的“生态小世界”。稻田蛙的首次尝试养殖,不仅带来了生态效益,还为周边留守老人和妇女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进一步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六甲村下一步将不断总结经验,优化管理模式,逐步扩大养殖规模,力争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样板,走出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