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跨学科实践点燃学子创新火花
——龙岩市中小学科学教育系列活动启动
龙岩第三实小老师给学生做扎染示范
莲东小学学生展示机器人执行任务
■龙媒体记者 卢丽宽 文/图
“看着孩子们做完化学扎染实验后眼睛里闪烁的光芒,我就知道,科学的种子已经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了!”龙岩市第三实验小学的赖芳芳老师站在科学教育成果体验场,难掩激动地分享道。5月16日,龙岩市“科学领航 龙育未来”中小学科学教育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龙岩市实验小学锦山校区火热开启,10个科学实验体验场、多校特色课程展示,让校园变身成充满奇思妙想的科学乐园。
特色课程大比拼
跨学科创意点亮课堂
在体验场,龙岩市第三实验小学的“美丽的化学变化”课程展区围满了学生。赖芳芳介绍,该课程巧妙地将化学与扎染艺术融合,孩子们用紫甘蓝、白醋和小苏打调色后进行扎染,看着布料在化学反应中变幻出绚丽色彩,既感受了传统工艺的魅力,又理解了酸碱反应的奥秘。“课程去年暑假开始筹备,在社团课和公开课上推出后,孩子们参与热情特别高。“希望通过这样跨学科的设计,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化学变化的美妙,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无限兴趣。”赖芳芳说。
另一边,莲东小学的机器人社团展区同样热闹非凡。莲东小学老师曾春婷正热情地向参观者介绍学校的机器人社团。“在社团活动中,老师主要负责机器人主体拼装,学生则辅助拼装机械臂、连接传感器线。我们采用积木式编程,小学生通过简单地拖动模块就能实现指令,最后用遥控手柄控制机器人。”曾春婷老师表示,学生们需要思考如何设计程序,让机器人稳定执行任务,还会借助传感器采集数据,编写程序实现自动化运作。“我们已经参加了两次机器人竞赛,孩子们在赛场上互相配合、调试程序,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展区展板上,历年参赛的照片和奖状,见证着小创客们的成长足迹。
名校经验齐分享
科创教育树标杆
龙岩一中锦山校区在科创教育领域成绩斐然。龙岩一中锦山校区钟远星老师介绍,学校将校本选修、学生社团与信息技术等课程有机结合,构建起“课堂普及-工作室选拔-竞赛提升”的培养模式。“去年我们参加了11种比赛,133人次获奖,在首届科技赋能劳动竞赛中,初高中组均斩获一等奖。”谈及今年规划,钟远星透露,学校已申办第六届全省科普创新实验比赛省级赛点校,高一学生经过层层选拔,目前已有初高中各一队晋级省赛。“我们工作室14名成员中有11名研究生以上学历,涵盖多学科,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最专业的指导。”
高一(14)班的舒俊阳同学正是科创教育的受益者。“初中时我就对机器人感兴趣,进入高中后,在老师指导下系统学习搭建、编程和调试,不仅提升了创新能力,还明确了未来想从事机器人研发的职业方向。”看着成果展上各校的优秀作品,他兴奋地说:“现场的科学氛围太浓厚了,我又有了很多改造机器人的新灵感。”
多方联动共发力
科学教育向未来
“这次活动我们提前两个月筹备,收集了各校科学成果,精心挑选优秀作品制作展板,并组织了10个现场体验活动。”新罗区教师进修学校科学教研员陈晓红介绍,活动还整合了丰富的社会资源:龙岩学院学生开展“大手拉小手”科学体验活动,新罗电力公司带来七期电力科普,与广州、厦门三地合作举办系列科学教育活动......“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段设计体验项目,比如低年级学生制作叶脉书签、高年级学生操作无人机,让科学教育既有层次又有趣味。”
据悉,龙岩市教育局联合12部门已下发科学教育行动规划纲要,未来将每年定期举办此类活动,并于下周启动科学教育师资培训。此外,龙岩还将在人工智能领域重点发力,通过芳梅教育基金开辟专栏持续推动科学教育发展。
从奇妙的化学扎染到炫酷的机器人编程,从名校的科创教育模式到全社会的资源联动,龙岩市正以一场场充满创意与活力的科学教育活动,为“双减”注入新内涵,让科学的种子在闽西红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创新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