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上杭公安升级巡防模式
让打击与服务再快一秒
民警加强路面巡逻防控。
民警对安保现场开展高空巡查。
民警向居民了解社会治安情况。
巡特警联合铁路派出所加强动车站周边巡逻。
■通讯员 张春波 阙淑萍 李碧英 林小兰 文/图
夜幕下,上杭县城宛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汀江河畔。公园里,居民们聚在一起,谈笑风生,享受着悠闲的时光;在喷泉旁,孩子们追逐嬉戏,欢声笑语回荡在夜空中;沿街商铺里,店主热情地招呼着顾客,热闹非凡。人群中,警灯闪烁,藏蓝的身影穿梭其中,默默守护着这份宁静与祥和。
为主动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社会治安形势的新变化,上杭公安秉持“少发案胜于多破案”“为民服务再快一秒”的理念,以巡特警反恐大队为牵头单位,整合交警、城关、城郊派出所警力,迭代升级巡防模式,提高城区社会治安掌控力。
“通过智慧巡控建设,突发警情警力到场平均时间由原来的7分钟提速至3分钟,突发警情到场速率提升52%,提升了见警力,有力震慑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倍增......”14日,上杭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林占俊介绍说。
警务融合,激发“基础防”活力
“多亏了你们,这些合同文件要是丢了,后果不堪设想。”4月11日上午,一名村(居)级巡防队员在北环路巡逻时捡到公文包后,立即交给巡特警,民警通过证件信息很快联系到失主陈女士。第二天上午,陈女士将一面锦旗送到巡特警反恐大队,对巡特警的高效救助深表谢意。
高效救助的背后,是上杭公安打造全域覆盖的巡防网。上杭县公安局以派出所为基础单元,在全县23个派出所划定100余个责任网格巡区,网格内实行“1+2+N”警务工作模式,即1名网格民警带领2名辅警,联动多名“红袖章”红土义警、老党员、单位内部保卫人员等群防群治力量,形成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的网格管理队伍。网格管理队伍通过信息联采、矛盾联调、风险联排、治安联防等“警群联控”形式推动基层警务工作由维稳保平安向共建创平安转变。
今年1-3月,网格管理队伍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65起、入户走访2万余户、发现整改安全隐患100余处、开展宣传覆盖4万余人次,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大安全格局。
叠加布防,增强“整体防”合力
“有话好好说,别一冲动就动手!”1月21日晚8时许,上杭县江滨路夜市华灯初上,巡防队员巡逻至江滨路时,突然听见前方烧烤摊传来玻璃碎裂声。只见两名醉酒的年轻男子正揪着对方衣领推搡,其中一人抄起啤酒瓶就要砸下,巡防队员马上上前并成功劝阻。
上杭县公安局将主城区及各中心镇街划分为多个重点片区,将党政机关、重点场所、人员密集区域作为巡逻防控重点,细分“重点防线”和“重点驻守区域”,做到定人、定岗、定责。主城区依托3处街面警务站屯警点,充分整合交警、巡特警、城关和城郊派出所等警力资源,实行队所勤务“融合”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打破警种壁垒,建立社会治安防控和交通管理整合的工作体系,实现对巡防基础层的重点叠加、机动辐射。“叠加层”是给重点区域系上的巡防“安全锁”,一旦发生重大突发警情,立即启动“三警”机制,在迅速调度巡特警、交警路面警力到场处置的同时,同步调度属地派出所到场开展处置和移交工作。
今年以来,上杭街面盗窃警情同比下降12.6%,“夜经济”重点区域多发的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等警情同比下降7.3%,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数智赋能,提升“精准防”能力
“西门停车处有可疑男子搬动电动车,请立即前往处置。”4月1日,巡特警情报指挥室通过视频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后果,立即对巡逻民警下达指令,街面警力1分钟驱车到达,将盗窃电动车的犯罪嫌疑人张某生抓获并移交派出所。
上杭县公安局创新推进现代警务机制,通过数字赋能巡逻防控,强化执法记录仪“勤务眼”、路面视频巡查“视频眼”、警用无人机“鹰眼”,高度融合、高度共享,实时掌握巡防“布警、用警、处警”动态,实现科学精准布控、高效应出对警情。
此外,上杭公安以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上杭”为目标,积极探索并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围绕资源整合、警网融合、场景聚合等方面,大力推行主动警务、预防警务,持续深化数字公安、智慧公安建设,推动市域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升级。
今年1-3月,上杭县治安、刑事警情数与去年同比分别下降6.37%、11.25%,街面见警率同比提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