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永定城关中心小学:
播下科技种子 点燃航天梦想
“点火!发射!成功啦!”近日,在永定区城关中心小学的操场上,同学们用可乐瓶、橡皮筋、吸管等简易材料制作的水火箭进行模拟发射,展示特色教育的成果。据悉,这个“完善‘星空’课程体系 打造航天特色学校”的典型做法,今年初入选福建省第10批落实“双减”工作典型案例并在全省推广。
永定城关中心小学是“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2023年10月被列为“福建省第一批省级航天特色学校”后,进一步升华“尊重禀赋,开启潜能”的教育理念。学校凭着对航天科技教育及航天精神的执著,将航天科技融入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构建“星空”课程体系,提升学生航天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助力“双减”提质增效,为山区学子托起“航天梦”。
探索“理论+实践”协同。该校将航天特色学科教育融入日常科学课程,创建“星空”课程体系,通过航天教育主题队会、航天精品社团、航空航天科普讲座等方式,结合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全民国防教育,有针对性开展新课标新理念下航空航天教育教学研训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国航天精神,提高学生的航天素养。同时,学校定期举办“校园航天科技节”,开展航天小制作、航天科幻画、航天手抄报、水火箭比赛等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小培育科学素养,激发科学兴趣,坚定科学理想信念。
构建“校内+校外”一体。该校通过建设航天教育场、航天普教室、航天手工制作室、水火箭研究室等校内科学实践基地,供学生参与航天科技活动实践。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前往武平县“刘亚楼将军纪念馆”,了解空军的发展史和首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将军的革命历程,以学习航空知识,弘扬创新精神。加强与连城机场、正阳机场、厦门航空对接,让学生体验更生动直观的航天特色教育,点燃航天科学梦想,培育航天素养,创造美好未来。
强化“线上+线下”融合。该校着力打造航天教育线上“理论授课+研讨交流”,线下“实践操作+现场问答”混融共生教学模式,突出“研、学、讲、练”等环节,打造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授课模式,邀请专家、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开通家、校、社互联空间,让航天知识由学校“独育”变家校社“众育”,开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校社互动”新型生态圈,让学生体验更生动直观的航天特色教育。去年4月,学校邀请“福建省数字工匠”、龙岩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王瀚超博士开设以“播下科技种子,点燃航天梦想”为主题的航空航天科普讲座,让同学们感受到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突飞猛进。 (通讯员 刘永良)